勿需迷信重点非重点,也勿要轻易否认培训机构的作用
当我在大学时代,大一基本上都是糊里糊涂过来的,最多也就是拿了中等或低等奖学金---当时每个班有1/5的名额可以拿奖学金(不同等级)。
大二的时候认识了几位“高手”,跟他们一起“混”了一段时间,长了点皮毛知识。不过,他们只是电脑“高手”,而并非编程高手,所以我只有自学编程(C/C++)。
同样是大二的时候,学校与社会上的某机构合作建立了网络学院,班上有几位同学去参加了,就算是第二个专业。
当时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中去他们寝室检查卫生呀做些班务工作(当时我是班长)。看到他们拿着C/C++以及VB6.0还有网页三剑客的教材在我面前晃,看着他们做出了计算器呀纸牌游戏的小玩意儿,羡慕得不得已,觉得他们就是我心中的“高手”。
然后决定大三的时候去读网络学院---父母非常支持我,明明还是助学贷款,还为了我去向亲朋好友借钱。网络工程的三个方向:信息安全,网络硬件,Web开发(编程)。我们也学了这些,当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后者。
当时不管是网络学院还是我的第一个专业,大家从大二开始,缺课就有了。在网络学院学习的两年中,第一年也稍微好一些,一个班有30多个人,但到了第二年,剩下不到10人。另外20人,一些是忙着找工作,一些是来“混”的,一些是真的学不下去,没办法退学了。大家说说,再好的老师教,即使你在北大青华,如果不坚持学习,出来又能怎样呢,有什么能力呢?所以,我一直都不迷信重点非重点的区别,当然,有好老师也是有一些不同,但关键在自己。
大家想想,我第一个专业还在继续,第二个专业每天的课也不缺(当然要协调好两个专业的上课时间)。那么多的作业呀实践呀都一个不落地完成了,而且与老师多多地交流,学到了不少知识,而且每天都有上机实践,老师们都很喜欢我很重视我。即使是这样,在网络学院学到的知识,并不能真正用到社会上去,因为关键的一点是:上机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基本上没有与真正工作结合起来。结果是:打下了比较好的理论与基础。
大学毕业了,我没有马上工作(原本找到一家公司实习,做天线的无线电公司,但我还是不喜欢),而是投入到了另一个近两年的培训学习中。哪个培训机构我就不说了,不然大家误以为我是托儿,呵呵。
社会上的培训机构真的还是与学校的联合办学不太一样,实践的机会还是多一些。教材的话,是比较新的,大多是自己的所谓专家组编撰的,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其中的老师们,有不少之前是从事软件开发这个行业的,所以有一定的临场感。然后,会有一些软件工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比如每学期结束时会让大家组队开发小项目),这样三个学期下来,大家就可以做三个项目。甚至大家之后写简历的时候,可以在工作经验上写明这三个项目,不过要糊编一个公司名称,呵呵,这没办法,因为很多公司并不认可培训机构。
然后,再说到前面一个话题,关于缺席的情况,在这里培训的时候,第一学期有30人左右,第二学期开学就走掉1/3,第三学期就只剩下10人左右。与之前的情况类似,一些是忙着找工作,一些是来“混”的,一些是真的学不下去,没办法退学了,甚至很多人整天都在上网打游戏。然后这些没学好的人就会给外界的人说:“哎呀,根本学不到什么,我还是找不到工作,不用去培训机构了...”但就是剩下的这10个人,大都找到了自己对口的工作,满意的工作与薪水。
所以,要不要去培训机构,大家自己可以考虑(甚至当时我在培训机构学习时,还有大二大三的在校生来学习!),而且还要慎重地选择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