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剑——第一章:除贼
素秋,杀气始。
风飒飒,木叶萧。
古道,如血。孤人,剑气寒,马嘶鸣。
无声,无人。嗒嗒——蹄声止,风骤起。
他背着剑,腰间也有一柄剑,至一处地,勒了马。
忽然,他听见一片树叶断离枝梢,飘落下来。
风似刀,锋芒的杀气逼人惧怯,周围的草木也在瑟瑟发抖。
何处的鸟儿“吱啾”一声,又飞向了林深处。
马儿的眼睛是灵动雪亮的,此刻它亦如往常一样眨了眨眼,随后又慢悠悠地转动着头。
潜伏总是会在最静默的时刻爆发。
他或许早已洞悉这些苍白的阴谋与伪装。
“老兄,出来吧!”他闭着眼,仿佛在对空气说。显然,他胯下的宝马还没有察觉到什么。
一阵箫声响起,一个僧人朝他缓缓走来。僧人头顶斗笠,身穿褐衫,右肩挎一青色褡链,左手拿着一柄剑,脚步声里似乎藏着什么不可知的秘密。
他识晓此曲是《满江红》。早在绍兴十一年的一个冬夜,他的父亲和一伙侠士买通官员,潜入大理寺劫救岳武穆,却不料晚了一步。他的父亲在风波亭旁的一面墙壁上发现并抄下了这首武穆用血书写完的词。于是这首词一直在民间流传……
“别来无恙啊?嘉轩兄!”僧人问他。
“交出帅府大印,你可以走。”他说。
“且听我再吹奏一遍。”僧人笑着说,随即吹了起来。
……阵阵喊杀声惊天动地,刀枪剑戟交碰,战马酣鸣,矢石如雨。不一会儿,混战戛然间平静了下来,转而疯狂与喜悦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翻涌不断。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空气中布满了死寂。狂风急来,豆大的雨点密密地落了下来。马蹄声滚滚震动,又渐而远逝,变成了冗长的闷雷。悲马长嘶,碧血横流,转瞬间哭声千里。江头的潮缓缓的退去,人间重新寂静了下来。
“悲哉——”他哀叹。
“从古至今,忠烈是没有善终的。嘉轩,你跟我一起走吧。”僧人说。
“你根本不懂!你不明白什么是万古之名,更不知何为忠烈!”他说。
“嘉轩,你我生不逢时呀!于此乱世,活着都难,何必非要做徒劳无功之事呢?”僧人说。
“哈哈哈……”他轻蔑地笑着说:“你还记得你和我第一次唱这首《满江红》是何时吗?”
“绍兴二十七年,如今已过去了五年!”僧人望天而语,说罢长叹了一口气。
“不错!枉与你结拜做兄弟一场!”不等僧人开口,他紧接着愤怒地说:“当年你也是何等的壮志丹心,可如今……却……投敌叛国!”
他腰间的剑直放寒光,僧人明显感到了杀气。
这时,夕晖落尽,天已黑了下来。马儿癫狂地嘶叫,两只前蹄不停地刨着地,仿佛在催促着他,也是在对眼前的僧人警示着它将要发起冲锋。
“你我人各有志,何必如此!”僧人对他说。
“念你我兄弟一场,只要交出帅府大印,我便放你走。”他略怀无奈的说。
“嘉轩,你……你忘了师父的话了吗?你忘了他老人家告诫我俩……要和睦……”僧人说着说着便哭了起来。
“你也配提师父?他老人家何等英雄!不想一世英名被你玷污!”他愤慨地说。
“好……好好!”僧人忽然将箫一吹,四周便涌出五十名披甲持刀的壮汉。他们左手举着火把,右手的钢刀迫不及待地想喝血。
夜晚本来是寂静安详的,可这个夜晚却出奇地窒息,让人感到恐惧。他眉头一皱,他知道这一切迟早要来。
“少废话,师父之剑法天下无敌,他生前说过的那把巨阙宝剑和那本<易龙剑谱>现在何处?”僧人问他。
“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后背和胸口。
“什么?”僧人惊讶地问。
“师父说过,巨阙宝剑只可斩奸恶之人。”说完,他将背后宝剑抛向僧人。
僧人兴喜若狂,用手来接,却未料那柄剑竟然出奇的重。“哐啷——”剑的一头落在了地上。
僧人借着火把仔细地看着宝剑,却大为吃惊。
那柄剑黯淡无光,长有五尺,两面没有剑刃,剑面约有半尺宽,侧看厚有寸余,少说也要百一、二十斤重。凭他自己的功夫,只手挥舞使用显然是不可能的。剑面上赫然刻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僧人看得出是师父的字迹。
“剑谱呢?也给我!”僧人焦急地问。
“在我心里,你拿不去!”他平静地说。
“别怪我不念旧情!”僧人脸上变得愤怒狠毒。
僧人一阵狂笑,对五十名壮汉说:“上!杀了他!”
他从马上跃起,倏地抽出腰间剑,迅捷地翻腾入刀丛火光之中。
剑,寒。
月光,肃杀。
血,流聚成河。
他将剑插入匣。
“好快的剑!”僧人心头一凉。
“你……你练成了?”僧人的声音变得颤抖。
“今夜你也将死在这里!”他冷冷地说。
“别忘了……你我可是师出同门!我……我会怕你?”僧人说。
僧人摘下斗签,放好巨阙宝剑。决斗。一阵寒气掠过,僧人一剑直向他的咽喉刺来,犹如箭迎面射来……
剑,入匣。
他重新背好巨阙宝剑,用布包好一颗人头和帅府大印,一跃上了马。他举头看了一下夜空:千万稀星之间的月亮比昨天更圆。
……哒哒哒——天色在马蹄声的催促下亮了起来。翠微上,红曦横溢,“耿”字大旗已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