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玄学

意译道德经(下)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518人  须弥0芥子

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通解:真正有德行的人,以一颗诚挚之心,事亲则孝,事人则忠,待幼以慈,处世以信。然而从不认为自己有德行,一切顺乎天性。而有些人并无诚意,恪守仁义礼信的教条,有形而无实,呆滞而失真,所以并不是真的有德行。

真正有德行的人,一切顺任诚心并不刻意,然而德行圆满,惠济众人。他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并不觉得自己有作为,有功劳,而是觉得这是应该做的。而有些人,表面处处恪守仁义教条,以惑人耳目,惠及他人,是为了让人回报于他。所以他恪守的道德仁义,是为了自私自利的目的。

真正的仁爱是给予众人恩惠,并不是图回报的。有些人恪守仁义,虽为了成功,成名,或得到回报,然而毕竟使他人得到了好处。有些人表面讲礼仪,实则为了实现用礼义麻痹他人,限制他人,压迫他人的目的,所以不得民心,遭众人的反抗。

合道则一切遵从规律顺任自然。守德则循道生法一切合宜。祟仁出自以己推人之心,然一旦成为道德教条,就有仁施于小人之弊端。也有小仁与大义取舍不当的过失。历史上就有仁施于敌人最终导致亡国,使自己百姓受害的例子。义之本义是各得其份,比如说公义。然而义一旦被推举,反而生出以义乱法,义侠之类。也出现了打着正义的口号,来实现私人的目的行为。更荒唐是义气,为了私谊而不顾是非,祸乱法度,侵害他人生命利益。礼本来是通过限制某些行为来维护人伦秩序的,所以要止乎礼。非礼无视,非礼无听,非礼无为。然而一旦变成礼教之后,限定纲常,礼制就变成了压迫人的工具,变成无条件要遵循的东西。失去了合理性,就成了统治者的刿子手。人在礼制下亦步亦趋时,也就失去了天性诚心,所以说是乱之首。为了对比它们的优劣,老子从道至礼分出了上和下。

仁义礼只不过是些虚浮的认识,他们虽从道生出,但并非大道的精华。这些虚浮的东西越学困惑越多,所以说愚之始。大道至简,然而能以简驭繁。真正的路径是从大道上来,所以说去彼而取此。

第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榖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通解:用天、地、神、谷来说明天地万物因得道而存在和运行,失道而死亡或灭失。领导者也因顺道而为使得人民安居与和谐。反之,则人民动荡难安,领导者也因无道而被推翻。

所以说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的根本,才是社会的根基。古代帝王用,孤、寡、不縠等称呼自己就是警戒自己和昭示世人什么才是根本。国家安泰社稷稳固看似没什么功绩,其实是心系苍生,用无私的心胸经营和化育出来的,这种天覆地载的德行才是世间最高的荣誉。而那种挑起或打赢了几次不必要的战争,修建戓改造了什么宫苑楼阁,看似有荣誉,其实只是私功而己,并未真正使人民群众受益。所以劝导世人不要做浮华的美玉,而要做实用的基石。

第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通解: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二面。无论从那面来说,它们都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的。强盛到极点能量损耗就会转化为衰弱。而柔弱吸收能量是会变强大的。所以持柔守弱才能保持相对长久。

有形质的物质可以生发或转化出新的有形质的物质,这就是有生于有。有形质的物质内在的能量与转化是遵从无形质的规律而变化的,这就是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榖;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通解:有些人听闻到大道,明白其中的精髓,便能用来实践于行为中。有些人,某些方面明白,某些方面不解,所以对大道时而相信时而怀疑。有些人心中只有自我,以自我忖度大道必然是徒劳的,只能认识到大道的表面现象,所以会加以嘲笑。

道是人人可悟得的,然而有已悟,正悟和未悟的,所以老子用上中下来区分。

用浅见和功利心来看待大道,自然会认为守道是愚昧的,放下功利与执念是退步的,兼顾众生的行为是不正常的。

大白若辱,是以黑忖白而染上的色彩。大方无隅,是以小看大,窥探不到那边角。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因知觉的局限性才导致看而不见,听而不着。器物越大耗时越久耗力越多,所以大器晚成的少,急攻近利的多。所以说只要不能突破自我,就会对世间万象产生局限的认知,对大道产生错误的认识。

大道的规律虽然是无形的,然而只有借助大道的智慧,才能完成惠及他人的事业。只有融入大道,才能产生美好的德行。有德行的人,对己克制谨慎,待人虚怀若谷。建功从不显扬,心性复归纯朴。

第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通解:大道是浑然一体的。可分为二部分,即道有与道无。阴阳二面即是道有。中和阴阳,使之对立统一和转化的是道无。无和有相互作用生成宇宙万物。一、二、三、万是虚指,代表生成的过程是由少到多,由简至繁。

损和益是互相辩证的。损己而益人,反而会得到他人的支持;益己而损人,反而会被他人抛弃。孤,寡,不穀是人人厌恶的状态,古代君王用来称呼自己,是一种自我贬抑的方法,以示卑下,以示不足。

如果有什么可以做为天下人奉行的行为宗旨,那就是持柔守弱。所以老子喊出了“强梁者不得其死的”教导箴言。

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通解:天地间最柔弱的东西一旦积聚起来,便能对抗与碾压最强硬的东西。譬如洪水冲毁山石,民众推翻强权。没有形态的力量,也能作用于没有间隙的东西。譬如思想作用于物质,规律作用于万物。

遵守规律不主观说教,运用法度不主观干扰,虽然能使人受益,可是很少有人能得到并运用它。

第四十四章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通解:名声财产与身体相比哪个更重要呢?失去财产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个害处更大呢?过度地追逐和爱惜财货名声,也必然耗费更多的精力才能换取和守护。况且财利名望属于众争之物,拥有者便容易成为众矢之地。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侮辱,知道适当停止才不会招致危险。知足和停止的界限就是本分,也就是道德允许与法律规定的权力与责任范围。范围之内的积累是合宜的。范围之外侵害他人便是分外的贪妄,耻辱与危险均因此而生。

第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通解: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是客观现象或修为成果。因为客观是具备了大成大盈的条件的,所以其作用无穷无尽且没有弊端。

“若”字是主观,在己是表现的像什么。在他人来说,是看上去像什么。主观就有主观的局限性。以主观认识客观,一是囿于自我观念,强加主观色彩。二是看到表面看不到深层。所以会说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只是主观的表现形态,戓者因他人只有表面的认识而做出的判断。反过来讲,并不是所有的若缺,若冲,若拙,若讷都是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

寒冷可以用运动来战胜,炎热可以用安静来战胜,任何事情都有应对的方法,那么治天下靠什么呢?那就是清静无为。放正欲求不被扰动即清静,顺从规律不主观妄为即无为。

第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通解:天下清明,政治安定时,战马都退回到田野间,用来耕地。天下混乱,战争四起时,连怀孕的马也要赶上战场。战马如此,也可联想到兵士在战场上嘶杀,妻儿失怙,家园凋敝的场景。

历史上,除了正义的战争外,因财色的占有欲,权力的占有欲,征服欲,报复欲,表现欲等挑起的争斗与战争层出不穷,老子把这一切祸端归咎于人性的不合理欲求上,所以劝导世人要知足,即满足合理需求,去除贪妄之心。

注:进取是建立在客观条件上的理性行为,表现出人类的创造性。贪妄是建立在主观欲求上,其行为表现是侵夺,侵害,也就是不顾忌他人,目的是满足自己。知足即知道自己的脚步所止,而不侵犯,不侵害。与进取并不矛盾。

第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通解:追求与积累外在的知识越多,越容易被各种不同的知识和观念所困扰,对人对事的判断越易被这种先入为主的复杂的观念所左右,对真相了解就越少,越抓不住关键。

那么怎么样才能认识外部的的世界呢?既然认识他人是从自己的感观与理念上去判断的。那么自己的感觉与理念是否是正确呢?如果是错的,以错的观念去判断外物又如何能正确呢。要想正确要如何去做呢?那就必须去除杂乱的念头,先入为主的思想,去认识真正的自己。

既然社会由人类构成,人与人外表虽异,内在却有相通性。那么明白自己不就明白他人了吗?不就明白整个社会了吗?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

物类也有相通性,通过了解一种物质运行规则,也就了解一类物质运行规则。类与类之间也有相似性,通过一类而触类旁通,不就了解了整个自然界的运动规则了吗?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窥牖见天道。

不行而知,是通晓了内在的原理。不见而明,是因自性明了万物之性。不为而成,是借助了万物的规律。

第四十八章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通解:知识是靠不断学习逐渐积累出来的。积累知识的思考方法主要是,联想,归纳,演绎,类比,反比,逻缉等。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自我之上的,那么运用知识时就会有自我的局限与偏见存在,所以看问题容易偏执和片面。

要想以身合道,就要不断地减损妄念。妄念主要有,贪,嗔,痴,疑,慢。合道则会超越自我意识,从而超越经验,超越逻缉,达到与与万物合一的体验。这样看问题就会出离狭隘的自我立场,可以兼顾众人的利益。看问题更全面,更透彻。

当以身合道时,所有的行为就能合于万物规律,不主观妄为。遵从规律自然会做什么都容易成功。所以说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与治理天下也要遵从人心所向而制定法度与决策,不可主观随意制定。人心所向即是人道所在,顺从而不妄为,天下可取,可定。主观扰动百姓,人心浮动,就会变载舟为覆舟。所以说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通解:圣人治理天下是以百姓的需求为起止的,而不会乱逞私人的意志的。

善待善良的人,因为其心可嘉;善待不善的人,是希望他能改过,从而变得善良。信任讲信用的人,因为他值得托付;信任不讲信用的人,是希望他不再失信,从而变得有信誉。

圣人收敛起自己的欲望,从而使天下变得纯朴。百姓都愿意诚心地依附于他,他也像爱护自己孩子般爱护他们。

第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通解:从出生到死亡,一部分长寿,一部分夭亡。还有一部分人本来可以长寿的,却因过度贪图享受而导致生命缩短。

善于养护生命的人,不会遇到猛兽的袭击,不会受到刀刃的伤害。对他无所措其爪,施其牙,投其刃,是因为他行为审慎,不临近险地,不直撄锋刃,化伤害于无形。

由此可见,伤害一方面源于内,一方面源于外。内是欲望过重,贪财,贪色,贪美食等使精气与身体机能耗费过度所致。外是逞凶斗狠,不避危险,导致遭遇伤害而死亡。

第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通解:老子的意思是说“大道造化出万物,赋于它们不同的形态,然后使它们成长,化育,相济相杀和衰败。既生养又覆灭它们,从而使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其实是表述了自然万物变化的过程。然而道其实是人们对于万物的根性的命名。是人们心中勾画出的造化与规律的混合体,是一种人为的理念。本身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不能占有,也不能自以为有功劳,更不能去主宰。也就是说万物是遵从规律自然而然地生存与灭亡的。

然而总结万物的规律,可用来人为地化育万物,譬如古时的尝百草,种五谷,畜养牲畜等。总结社会规律也可以更好地治理社会和应对人与事。自然中万物因形因势而变化,在社会中也是离不开对于形势的辨识和运用的,即区分物类,知时识势。

老子是希望人们遵从规律化育万物,治理社会。希望治理者效法自然,不强行占有,不自恃有功,不强行主宰。更希望治理者能有深厚之恩,无私之德。

注:老子的表述方式,给人的印象是道似乎具有主观能动性。然而这只是人格化地表达方式。道其实并没有占不占有,主不主宰的主观性。然而道虽不具主观性,刻意性,但这个概念却包含有化育,平衡和连结的特性。道在传达时只能用理念去表述,但人又可以通过体证入道,体味到道性,与道融为一体。

第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通解:天下万物都有其根源,如果能把握住它,就能洞察万事万物。始终把守着它,从而知本知末,达本通变,这样终其一生也不会陷入窘迫和凶险的境地。

闭合欲望的门户,终身都不会有烦扰。打开欲望的门户,一生就会纷扰不止。息却妄念就是回归本源的途径。

归守本源就能见微知著,就能以柔化刚。归守本源就是回归自性,就是合道,就是承袭了大道不变的常性。

第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通解: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生活困苦。领导者却是锦衣玉食,宫苑楼阁,日日笙歌。这种国富民穷,政治腐败,大都是横征暴敛,大肆搜刮的结果。这种盗民以肥己,伤本而固末的行为怎么会是道呢?所以老子说如果我有智慧,就会遵循大道,不敢逞个人意志而乱耍威风。因为大道是平坦易走的,偏僻的小径就很容易会摔倒,偏邪而无所顾忌的行为也是很容易招致倾覆的。

第五十四章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通解:善于建功立业的人,能看清自我,不会高估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善于修养自身的人不会脱离现实状况,脱离现实社会。其功绩,其德行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益处,使得子孙后代永纪念他,人民永缅怀他。

用道修身,就会使自身越来越纯朴。用来治家,就能使一个家庭德泽绵延。用来治乡,其德行就会在一个乡里滋漫生长。用来治国,就能使一个国家淳厚丰饶。用来治天下,就能普惠天下。

观察一个人的治身之道,就能推知他会把自身治理成什么样,治家会治成什么样子,治国会治成什么样子,治天下会治成什么样子。同样,观察一个的现状与习气,就能反观他的治身之道。观察一个乡的现状与风气,就能明白治理者的治乡之道。观察一个国家的风气就能明白治理者的治国之道。观察天下的现状与风气,就能明白治理者的治理天下之道。

第五十五章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通解:婴儿筋骨柔弱但小挙头却握得紧紧的,不知道交合小生殖器却常常翘着,整天啼哭嗓子也不会沙哑。这是因为精气稳固与充沛的原因。精气浑然一体,淡然中和,充塞在天地之间,滋养、协调与联结着万物。婴儿混沌未开,一身中和之气,昆虫禽兽等动物感受不到他的敌意,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伤害于他。

有德行的人通过自我融合体味到大道的常性,从而以心生法,明白通达。当能主宰自我,摆脱妄念的控制时,就能够保养生命,使生命充满祥和之气。

婴儿的和气是天然的,修道人的和气是回归本性而恢复的,虽然一个是无意识,一个是有意识,然而中和之气是相同的,所以用婴儿相比。

贪妄,逞强,过激等行为都是欲气占据了心神,压制了淳和之气的原因。而这些行为都会使生命受到伤害,所以说不合于道。

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通解:有智慧的人,说话言简意赅,不合道理的话不说。有些人多言絮烦,是因抓不住关键,掌握不了要领。所以言语不在多少而在于合不合道理。

关闭欲望的门户,去掉行为中的激进与偏执,解开身上的束缚,抛开身上的自以为是,与他人与外物相融在一起,这样就会与道偕同。一旦融入大道就会超越亲疏,利害,贵贱等对立,回归本性。超越对立,不是看不到亲疏,利害,贵贱的区别。而是能不分别对待,即平等地对待人性。回归本性,找到自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老子说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通解:治理国家却需要用光明正大的,公正公开的政令与法制来治理。战争需要出其不意,变化莫则的方法来制胜。想要统驭天下就需要遵循规律,顺应民心才可以做到。

因为政令法律禁忌多,上传下达关卡重重,效率低下,老百姓就越穷困。战争频繁,劳动力因伤亡而减少,物价因缺乏而上涨,国家就会越混乱。伎工巧匠多,人们贪图享乐,赏玩,财富就会流向这些人手中。务实者减少,国家就越空虚。法令繁琐苛刻,老百姓就会穷困,为生计而盗窃,抢劫事件就会越多。所以循人情而定法,遵规律而处理政事,不因私欲而扰动人民。这样百姓就会富裕,淳朴,有德行,守法律。

第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通解:政策宽松而不干扰,人民就幸福和乐,社会安定。政策苛刻而多扰,人民就生活在高压与恐惧中,社会就动荡难安。祸福之间是相伏相倚的,是不会一直保持一种状态的,到了极点就会相互转化。事件表现在反覆上,这就是正复为奇。人性就表现在善恶的转化上,这就是善复为妖。当然这些都是条件的转化,不是想当然地转化。可惜人们都迷惑在表面现象里和沉迷与享乐中,长久以来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有圣人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会调节转化的因素和条件。所以圣人虽然公正,廉洁,刚直,明察,但是却用在为社会兴利除弊上。而不会用聪明智巧去剥削与伤害老百姓,所以说不割,不刿,不肆,不耀。

第五十九章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通解:治理人民与颐养天性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珍重和爱惜。珍重爱惜就会处处用心,就能防患于未然。这样就会使人们受到好处而不知道,避开祸患也没有觉察。使祸端消失于未荫的状态戓初生的状态是比较容易的,所以说无不克。这样也就不会使事态走到极端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用爱惜人民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制定合宜的政策和法律就会使社会长治久安。这就是牢固根柢使得事物保持长久的道理。

第六十章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通解: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不可以经常去搅动它。像这样遵循规律,顺应民心来治理天下,那些心怀鬼胎盗国伤民的人也就无所用其智,不是不想逞其志,而是法律公平公正,人心安定归附,根本不会受其鼓惑。没有犯法的人,没有叛逆的人,圣人也就不会因对抗奸逆而伤害到任何人。这样正义和谐的力量就会化解掉邪恶分裂的力量而和平相处,彼此相安。从而使人民生活安定得到益处。

第六十一章

原文: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通解:大的国家不懂得外交就容易被其它国家觊觎联合起来而瓜分,小的国家不懂得外交就容易被其它强国窥伺而吞并。小国外交的目的就是依附强国而保全自己,大国外交的目的是结交其它友邦而巩固自己。外交是保全戓巩固自己国家的手段,而不是丧失主权去迎合,也不是树立敌人成为攻击的目标。所以小国不应当过度满足大国无理的要求,大国也不应当过度贪婪而得寸进尺。外交之道以柔和接纳为方法,就像雌性以柔和安静征服雄性一样。所以大国更应当谦下,就像大海居于江河的下流那样,使得百川归附于它。

第六十二章

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通解:大道是万物得以生成的根源,致力于完善自己的人把道奉为珍宝一般去探索大道的奥妙。而另一些人虽看不到大道的珍贵,然而也受制于大道的规律,只有与道相合才能得以保全自身。

美好的言行都可以受人尊崇使人受益,更合况化育万物使万物受益的大道呢?既便不喜欢,也置身于其中,又如何能弃绝呢?

所以立天子、设三公时虽有驷马玉壁等珍宝的进献,然而依然不如把大道讲给他们听。为什么如此看重大道呢?因为遵从大道规律做事易于有所成就,遵从规律又可以避免祸患,所以为天下所贵重。

注:并非只有修道者才行道,道其实无所不在。譬如:农民种五谷于四时,商人通财货于有无,政治家对政体的兴利除弊,我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所以文化的积淀,使得不刻意修道的人也暗合道妙。所以说不善于修道的人也是因道而保护保全着自身。

第六十三章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通解:经常辨识万物大小多少等对立统一和转化之间的关系;体味万物之情,考虑它们可能发生的变化;常常用恩德去化解怨恨;让事端止于未荫芽的状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主观妄为;从易处着手解决难题,从小处着手去解决大事。这些都是圣人平时注重的修养工夫。

天下难事莫不是从容易处着手解决的,大事也莫不是从小处着手做起的。所以圣人会放下自以为是和虚浮,扎扎实实地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去解决问题处理事情。因为务实又遵循规律,终究能完成大的功业。

轻易许诺必然难以兑现的,因为夸口是容易,动下嘴皮就行了,做起来就需要条件和时间的。把事情想得过于容易,做起来也会因条件准备不足而难以完成。所以圣人是从不敢轻视任何事态的,始终心存敬畏,小心谨慎,这样才没有疏漏,才没有难题能困住他。

注:文中所言圣人,都是指通过学习和修养达到较高认识水平,戓者说悟道之人。凡与圣是相对而言的,人人通过学习和修养均可以达到较高认识。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也没有必要个人崇拜。正确之处要去学习,对于其悖谬之处要敢于诘问。

得道通俗地讲也就是认识了真正的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也只有真正认识到自性,才能由心生律,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悟道与得道是重要的事,但并非神秘的事,没必要神化它。

第六十四章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持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

通解:任何局面稳定的状态都是比较容易维持的;事态还没有露出任何征兆也就容易处理解决;事物在脆弱的阶段就很容易消灭;事物还在很微小时也就容易清除。这些都是讲处理任何不利因素都应在未萌生戓刚开始有征兆时,否则这些因素一旦蔓延,得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消除,或者根本就已经失去控制了。

合抱大树是由小树芽一点点长起来的。九层楼台是由一筐筐泥土建筑而成的。千里的路程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这些是讲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而发展起来的。

不以规律而行就会失败,强行侵占他人的东西就会遭受更大损失。圣人不会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会侵占,所以不会遭受损失。很多人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如果在即将成功时还是像开始时那样慎重的话,也就不会失败了。因而圣人不贪求财货,而是学那些易风易俗,拔乱反正的知识,以纠正人类在前行中所犯的错误和过失。遵循规律引导和辅助万物成长而不敢妄作。

第六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通解:人的智巧粗略可以分成二类:第一类是具有创造性的,比如发明创新,文化艺术的创作等。这一类是人灵性的体现,往往会使人生活的更好。第二类是具有侵夺性或倾轧性的,通过算计与伤害他人来保全自我戓成全自己的贪妄。这一类的智慧是人类苦难与黑暗的源泉。

老子说,善于用道治国的人不是去教导人民智巧,而是让人民变得朴实。用智巧去治理国家,就会使国家更混乱;不用机诈之心治国,才是国家的福泽。这里说的智巧都是指第二种,人民巧诈了就会互相侵夺,管理者巧诈了就会导致上下侵夺。掌握这二个基本法则,就能明白和摒弃极度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从而超越自私习性,兼顾他人的利益。用这种无私的德行作为基本原则就能纠正互相倾轧的心性,为人民和国家带来安定与和谐。

注:古时法制体系不完善,人治就难免使统治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领导者贪妄而又没制约机制就会使得人民生活在灾难之中。所以老子才劝导说要摒弃智巧,实在是出于无奈。老子这本书明里是劝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天下,暗里却总是想让统治者的行为附合百姓的利益。所以主要还是想劝统治者不要过于巧智侵夺,又如何像人误解那样去愚弄人民呢!

第六十六章

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通解:就像江海处在下游的位置反而使得百川汇聚一般。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的利益考虑,并谦和地对待人民,才能获得人民的爱戴与拥护。虽然处在领导者与决策者的位置上,然而人民并不感到是压迫与负担,因此天下人也都乐意推举他,拥戴他。因为他的不争私利,争私功,反而没有人能与他相抗相争。

第六十七章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通解:天下人都以为我讲的道太大了,似乎什么都不像。就因为他的概念范围包含的很大,所以没有能和它相比拟的。如果它像什么,它也就是具体事物而不是道了。

那么道又如何把握和运用呢?有三条法则可以运用,守护它们也就会守道而不失。一是慈爱,懂得仁爱他人,才会付出代价与去守护,就会变得勇敢,用来攻击则无往不胜,用来防守就牢不可破。慈爱是附合大道精神的,做什么都易获得成功。所以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二是节俭,节省则物用充足,节制则人力得以涵养与蓄积。物力,人力平时得以蓄积,一旦用起来就会显得很充足。三是守弱而不争锋芒,这样就会先人而后己,不会成为众矢之地,反而能获得他人的爱戴。

自私自利,为了物质和生命得失会患得患失,所以舍却慈爱是得不到勇气的。对物质挥霍无度则不会有积聚,对行为不节制就不会积累恩德,这样就导致缺物用,缺帮辅。争锋就会树立敌人,功绩与物用先己而后人就会招致怨恨。所以说舍慈求勇,舍俭求广,舍后求先,只会使人陷入困境之中,死亡之地。

第六十八章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通解:善于用兵的人首选谋略,这样才能使伤亡最小化,而不会逞凶斗狠,置人民生命与军队的存亡于不顾。善于作战的人能理智分析利弊,而不会被激怒从而陷入被动。能克敌制胜的人不会与敌人正面对抗,而是攻击敌人薄弱的环节。善于用人的人,不会自以为是,对人是谦和与尊重的,这样才能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使之献谋献勇。这些都是以慈,俭,不敢为天下为内在准则的,也就是说不能谋求和平共处不得已而战时,要尽量使伤亡降到最低,所以是符合大道规律的。

第六十九章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通解:用兵之道为主则疲于奔命,为客则能以逸待劳。进攻就会把实力与破绽暴露了出来,后退就容易设谋以诱敌。所以行军与进攻在敌人没有军队分布之处,没有阻挡之处,空虚之处,没有守卫之处,而不要轻易与敌军正面交战,短兵相接。

最大的祸患就是轻敌,轻敌就会加重伤亡,违背了大道的好生之德。实力相当的两军交战时,为了守卫家园,守卫正义的一方因同仇敌忾,众人一心,所以比较容易获得胜利。

注:也可以把第一句译成:我不敢主动挑起战争,只有为了正义和防卫才应战。我不敢主动冒犯,而尽量谦退与忍让。这是说战争乃不得已而为之。

第七十章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通解:老子说:他的言论很容易理解和实行,可是却没人能理解和实行。这些言论是有宗旨和行为依据的,可大都因为不能自知,所以难以领悟和把握它。因此效法和学习这些言论就显得十分难得。所以圣人虽怀有美玉般的才智,却没有办法去展示和应用它。

注:说很好理解和实行,却又不能领悟和实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难以真正地了解与克服自己。譬如不自是、不自矜是很容易明白的,可是去掉这些毛病就很困难。譬如慈爱,在利害面前本能反应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忘记了爱别人了。譬如节俭,在享用的时候也就克制不了自己了。所以说易知易行是谦抑的说法,其实是易知而难行,用来劝导统治者克制自己就更难了。

那为什么还要劝导他人明了这些言论呢?因为这些宗旨与行为能带来更长远的益处,能化解世间的纷争。

第七十一章

原文: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通解:知道自己的无知才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上进。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就会产生自满的弊端。只有把自满看成是弊病,才能克服这样的弊病。圣人不会犯这样的过错,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从不敢自满,不断地克制自我,砥砺前行。

第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通解:当人民受到强权政治威肋而不畏惧死亡时,对于当权者来说危险也就逼近了。不要使得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不要逼迫他们连生命都不再爱惜,这样他们就会挺而走险。只有人民爱惜生命,珍惜现在的生活,才能拥戴治理者,才不会厌恶和反抗他们。所以好的治理者由自己的需求知晓人民的需求,而不会自以为是,用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人民之上。由爱惜自己的生命与财产,懂得去爱惜他人的生命与财产,而不是以己为贵,侵夺他人而满足自己。

第七十三章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通解:内心有勇气又爱逞强斗胜就会招致危险戓灭亡。内心有勇气,然而懂得隐忍和退让就会保全生命,成全事态。虽然勇气是相同,但是看待和运用的不同导致有利有害。上天所厌恶,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所以圣人处事总是心存敬畏,小心慎重。

遵循万物的规律,顺时应势就会不争而善胜,顺应民心就会不言而善应,厚利深恩就会不召而自来,用人才智就会繟然而善谋。自然规律就像一张弥天大网一样,看似宽疏,却从来不会遗漏任何事物。

注:人类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中,都不是中心化的存在,并不是自我的任何意志都可以轻易实现的。在自然界中,明白敬畏自然的力量。在社会中,有时偏不明白这个道理,对他人不知敬畏,因而遭受危险戓灭亡。所以老子借用人们所敬畏的上天而言道:“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然而老子也给出了应对的方法:“是以圣人犹难之。”。

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通解:当掌权者的压迫导致天下民不聊生时,再用死亡去威胁他们也就没有用了。假若人民能安居乐业,珍爱生命,那么只要惩罚那些为非作歹触犯法律的人就足以使人们畏惧而不敢犯法。执法是由专门执法的机关专管的,如果滥用权力鱼肉百姓,滥用权力生杀人民,这样权力就代替了法制,法律就失去了应有公平、公正性,和威慑效用,以权代法就像没有木工技巧的人去代替技艺高超的木匠去砍削木材一样,这样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

第七十五章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通解:治理者征收的税赋过重,人民就会无以为生。治理者主观妄为,以私人意志破坏法制,致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人民没有依从的法则,社会就会变得混乱而难以治理。治理者生活过于奢侈,过度地搜刮人民,人民就会轻死以反抗。只有关心人民生计的治理者才能使社会和谐,长治久安。所以说,比只懂自己享受置人民于水火中的治理者高明的多。

第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通解:人在活着的时候身躯是柔软灵活的,死亡之后身躯就会变得僵硬了。草木在有生机时是柔弱脆软的,丧失生机时也就变得枯槁了。透过这些自然现象明白坚强是趋向死亡的,柔弱是趋向生机的。所以老子说树木粗壮了就会遭受砍伐戓摧折,用兵去逞强就会遭受挫折或灭亡。强大到极点的事物是处于下降状态的,柔弱的事物是处于上升状态的。

注:从自然现象中得出结论应用于相似事件是人类最便捿的学习方法。然而物极必反这个极点在哪儿?能不能控制事物与事件的某些因素使它暂不趋向这个极点,或加速趋向这个极点,戓掌握这个极点使它完成质变才是辩证的具体应用。这也是类象学习所触摸不到的地方。所以本章中的存在和转换其实是因条件而存在与转换的,而非理所当然地转换。柔弱变强,强大变弱都是有其内在条件的,研究和运用这些条件才是关键。

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通解:自然运行规律就像张弓射箭一样,举得高了就放低一点,低了就抬高一点。力道太过了就减少一些,不够了就增加一些。自然规律就是这样平衡万物,减损有余的,补给不足的。而从人世间的现象来看,却是剥夺不足的供给有余的。譬如国库堆金成山,积粟如泥,而百姓却衣不蔽体,食不裏腹,还要承担繁杂税赋。譬如官僚阶层广厦千间,良田万顷,而百姓连栖身之地都没有,还要承担劳役之苦。谁能做到藏富于民,削高适卑呢?应该只有有道者吧。只有圣人懂得平衡化育万物,然而有所成就却也并不占有,不居功,不显扬。

第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通解:自然界中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攻强克坚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胜过它,代替它。弱可化强,柔可克刚的道理夭下人都知道,然而却没有人去运用它。所以圣人说:“能承受天下的屈辱,才配成为天下的君主,承担天下的灾祸,才配成为天下的君王。”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君主要能承受天下的屈辱,即能处卑,容纳天下的不祥并化解掉。天下的君王要能承担天下的灾祸,即担当,肩负起国计民生,虽有灾祸困难能克服掉。因为人是重享乐重显扬的,让他处卑,让他担当,自然是不会乐意听从的。然而处卑与担当才能安社稷,得民心。重享乐重显扬往往会招致怨恨与动乱。所以说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通解:既使调解了深重的怨仇,也一定还有一些是调解不了的,引发了事态以后再去处理又如何称得上是善策呢?圣人执守大道,与人心相契,与时势相合,所以在事态未发之前就已经化解掉了,从不苛责任何人。有德行的人执大道,顺人心;没有德行的人不通人情,不明事理,处处苛责他人。大道是没有主观偏向的,只有那些完善自己与规律相合的人才能毕其功,成其事。

第八十章

原文:小邦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通解:看到当时社会的压榨,侵夺,战争不息,流血不止,愤懑又改变不了现状,于是老子勾画出这样一幅与当时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和谐的社会图景:

整个天下由小小的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里的民众很少,邻国之间可以望得见,鸡犬声也能听得见,但是从来都不互相交往。

人民甘于自己的食物,喜爱自己的服饰,安于自己的住所,乐于自己的生活习惯。放弃那些各种复杂的器物,就像回归到那结绳记事的时代。人民个个爱惜自己的生命,虽然有车有船也派不上用场,虽然有兵器铠甲也没有战争可打。

注:老子勾勒出这样一幅美好的生活景象,是想说明生命是那么的珍贵,应当重视这个根本,而不是本末倒置重物而轻人,为了物质使得同类相残,兵戈相向。

但是幻想终归是幻想,人类的创造性会使得社会前进,创造出更丰盈的物质文明。物质因匮乏而争夺,丰富了就可以找一个更合适的分配方法,就不需要通过侵夺去获取。

第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通解:真实可信的言语不一定言辞也丰美,漂亮的言辞也不一定就全部可信。

思辩是获取智慧的手段,某方面一旦通过思辩形成结论,就勿需再去思辩,可以直接应用了。还在与人辩论,还在自我思辩,是因为还没有形成定见。

真正的智慧往往是某一方面比较精深,才能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而不在于广博。处处用心,必然处处分散精力,不能深耕细作,所知就会肤浅。

圣人从来不积聚没有常性的物质财富,而是尽力帮助和给予他人,这样不仅会获得更多支持与回馈,更会使他拥有若天地般弘大无私的精神境界。

圣人成长化育万物不会存私心去争夺和占有,就像天地永远利益万物而从来不去伤害它们一般。

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