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爱情的幻灭与生活无关
十多年前看过《半生缘》,那时候还是个相信爱情的年龄,所以对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更多的是同情,对祝鸿才与曼璐则是充满着愤恨的,甚至天真的想,如果世钧回去和翠芝离婚,再和曼桢不分开才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如今再看,当年的自己如同一个笑话,世钧与曼桢从开始就是一个悲剧,一个完全的投入的去爱的女子,一个永远为自己留出退路的男人,如何能走完这个叫做爱情的往事呢,就算是没有后面的曼桢被祝鸿才囚禁生子这个插曲,沈世钧自己的家庭这一关就难以过去,一个永远都会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的男人,是不会为了爱情舍弃家庭背后的一切的。
或者说,从开始,沈世钧对自己能否与曼桢白首到老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走一步说一步,碰到任何一点挫折,都会习惯性的为自己找出最有利的借口,第一时间内把自己的责任用最正当的理由推卸的一干二净。正如最后曼桢说的那句,我们都回不去了,所以,如果必定要有结局,那就不如不见的好,那句泪流满面的“我只要你幸福“不过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罢了。
沈世钧,一个皮货商的儿子,这个人物的设定就注定了他的血脉里流着商人的血液,这个人的骨子里有着商人天生的对利益衡量的准则,那就是自己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损失,虽然他的外表永远是温厚的,但是环境的潜移默化是随时可以把这个温厚变成一种外壳,随时可以丢弃的外壳。
顾曼桢,一个舞女的妹妹,虽然那时候的大上海已经被算的是开放,曼桢也算的知识女性新青年的代表,但是舞女的妹妹,这个早已经跟定了她的影子是不会因为她自身的洁净而离开的。在曼桢的性格中,是有着一种坚韧的孤注一掷,她温柔坚韧,敏感自强,即便是和叔惠是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朋友,但是她依然把自己的家庭当做一种带着耻辱的影子存在的,在叔惠的口中,她对自己的家庭讳莫如深,不为外人道,所以她没有选择叔惠而选择世钧也不是没有原因。第一,世钧的温厚,第二,一个潜在因素就是有着可以逃离这个环境的可能。
说到这里,我要声明,我绝对不是血统论者,而是想说,一个人从小生长的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思想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有些影响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习惯成自然。
接下来咱们来看其中故事的发展,世钧和曼桢的初相遇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世钧大学毕业,却不想接受父亲沈啸桐的皮货店,也可以说一份有着不菲的固定资产的家业,年轻有着自己的梦想,所以,选择了第一步的逃离到了上海,居住在叔惠家里。
在工厂里,世钧并不得志,只是一个下车间的实习工程师,处境算不得是春风得意。所以在这个环境里,曼桢的出现让他眼前有着一种特别的温暖,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第一次真正见面吃饭,曼桢把替他和叔惠把筷子洗了架在杯子上,很多时候一点很微不足道的关心在特定的环境里会被放大,而且,曼桢还是一个算的上好看的女孩子。这样的环境里,有点寂寞的生活是需要温暖的,所以后面的拍照之后的交往就有些顺理成章的调调了。
其实这时候的沈世钧还是在犹豫的,倒是曼桢,有着一种主动的勇气。女孩子是敏感的,特别是这样家庭的出来的女孩子,看过姐姐曼璐和张豫瑾的无奈的诀别,也看过姐姐如何周旋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所以曼桢的洁身自好与对爱情的主动并不矛盾。看似柔婉的曼桢是主动的,甚至可以说是勇敢的,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主动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袒露在这个认识并不是很久的男子面前,替世钧在寿宴上的签名,在世钧送她回去的时候,她眉间带着一团喜气的告诉世钧她姐姐要结婚了。试想,她认识叔惠的时间远远要比世钧长,而叔惠却说曼桢的家庭倒是有些神秘。她能对世钧如此坦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她能感受到世钧对她的好感,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钧,她明白,而且下一步会接受他的追求。
这里有一个细节写的特别有意思,叔惠与世钧要离开上海去南京,在走之前的晚上,曼桢来给二人送点心,叔惠要出去。曼桢与世钧独处一室,曼桢拿起表给世钧定上时间之后,突然提出要给世钧理一下箱子。虽然是大上海,但终究是亲疏有别的,一个女子能为一个男子整理箱子,里面都是贴身的衣物,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女孩子明白的向一个男子示意,你我可以再进一步的交往。想到这里突然感觉这里面有着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的影子。这个时候的世钧是如何想的呢,“然而他也想不出适当的话来拦阻她。曼桢有些地方很奇怪,羞涩起来很羞涩,天真起来又很天真──而她并不是一个一味天真的人,也并不是一个怕羞的人。她这种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很费解。”第一次的退缩,开始出现!曼桢的主动被他理解为矛盾的费解,因为此时,他还没有完全决定自己是不是要接受曼桢。再次从南京回来,再次见到石翠芝,再次在自己那个旧式的家庭里找不到归属感,再次在石翠芝那里得到的依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情感俯视之后,他才决定接受曼桢的情感,这其实就是一次对比的过程,一次衡量筹码的过程。
都说爱情是突然而至的,我用一个中年人的眼光与心态去看,其实爱情自始至终就是一种博弈,一种交易的平衡,一头是付出与收获,一头是婚姻为目的。相比世钧,曼桢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全身心的投入,即便是被囚禁的日子,生子之后,她想依然是以后见到他,都要告诉他听,所以她才能抛下祝鸿才的孩子只身逃离医院,因为有这样一份信念在支撑着她,那就是世钧爱她,与她一样,在坚守着这样一份爱。
可是她错了,错在把爱情凌驾于生活之上,错在用爱情去与一个男人的家庭博弈,错在把自己的孤注一掷抵押在一个男人身上。
若说沈世钧不爱曼桢,也是不对,他是爱她的,只是他的对她的爱永远排在自己之后,当张豫瑾出现的时候,他开始怀疑曼桢与张豫瑾之间存在着情愫,甚至还想着自己退出去,甚至想着“我决不让她为难。”仿佛大度,其实只不过是一种不够爱的退缩,一种不是我不要你,而是你先负我的自私的表现。
曼桢与叔惠到南京的时候,世钧却在自己家人面前一再强调曼桢是叔惠女朋友,仿佛一个很有趣的笑话,一边想着结婚之后的日子,一边却不敢把自己的爱的女子光明正大的带到自己的家人面前,然后一次次错过把曼桢介绍给沈太太的机会之后,只想以后吧以后吧。
或许读者会说,作者笔下的沈世钧就是一个慢热温厚的男子,所以他的感情也总是在被动中前行。但是有这样一段,就是他在‘曼璐的口中得知曼桢结婚之后,既不去考证,也不去寻找曼桢当面问清楚,而是抱着一份受伤的悲壮把那枚戒指扔掉,就想扔掉这段感情一样。然后在短短时间内去向石翠芝靠拢,“微笑着,便走过来坐在她身边,用手臂围住她的肩膀。”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对张爱玲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不由想起那句,不是我不主动,而是你不值得。此刻,这个温厚的男人骨子里的那点商人的基因在蓬蓬勃勃的燃烧,石翠芝,一个知根知底的女人,一个所有人都看好的可以作为结婚的对象的女人,一个长相漂亮的,智商一般的女人,此时不主动,何时主动呢。
一段看似平稳婚姻在生活中进行着,一段儿女双全的婚姻在外人看来相敬如宾的日子里完美着,如果没有后来的重逢,我想,世钧一定是个成功的商人,且不说有自己皮货店的家业可继承,来自石翠芝家的商业联盟也绝对是一份超出他自己奋斗终生的财富,所以,可以说整个故事里沈世钧做到了双赢,既经历了一份真挚的爱情,也收获了一份体面的婚姻,虽然石翠芝与叔惠的精神出轨也是一种隐藏在暗夜里的不可说不可说。
重逢,是对人性的再次的验证,曼桢其实是清楚的,只是想对自己的感情做一个了结,只想把自己当年的坚守做一个了结,把这一切都告诉他,当见面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曼桢把自己的身自己的心最后一次靠在他的怀里做了一次诀别,而世钧却依然习惯性的说出这样的话语,“我下了决心了,没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让我去想办法。”其实,在句话的前面是什么,是他依然会想到张豫瑾会为曼桢还清了债务,好恶心啊好恶心,这个男人,骨子里永远都是一个商人,一个把自己摆在毫发无伤的境地的商人。
只是曼桢明白,出了这个门,这所有的一切都算不得数。“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短短几个字做了最后的了结,还有什么比这个还清楚的呢。
看到这里,突然明白,对于男人来讲,现世安稳其实比爱情更重要,张爱玲要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不存在的,她遇见的是一个为了爱情而生的男人,可以与你爱的山无棱天地合,也可以转过身去就与小周爱到海枯石烂永不变,即便是在逃难的过程中,也会与范秀美成患难夫妻不离分。
生活可以养的了门当户对,生活可以容得下同床异梦,却独独是养不了爱情这个稀罕物种,所以,爱情的幻灭真的与生活无关,只是,所遇非人,前尘旧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