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经典散文向阳花

如若天意怜幽草(二)

2018-08-16  本文已影响28人  Enya墨

  不满十岁的清宁在长大的半道上被养父母遽然截获过来。截获过来可以给他们家当牛做马。人对待牲口只看利用价值,不消顾虑牲口的意愿倾向,所以这事儿,无需经得谁的同意,谁也没有权利否决,从头到尾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至此,清宁离开了爷爷的家。爷爷家是她曾经的庇护所,是她幼时的安乐窝。有了爷爷经年的照顾疼爱,小清宁方才得以平安长大。此后,亲爱的爷爷家就再也回不去了。这之后所有的苦难她都得靠自己承担起来。她还那么小。

  不管怎样,清宁算是有一个具备常规家庭成员的家了。所谓常规,是说对家庭成员的称呼不再是此前不同于村里正常人家的孩子对其至亲的称谓了。正常人家的孩子张嘴闭嘴喊得是爹娘,而清宁一天到晚张嘴闭嘴喊出来的是爷爷、姑姑和二叔。现在她也算有了一个可以呼爹喊娘、称兄唤弟的家。这倒是她自打出落人世算起还从未有过的厚待哩!喔,原来,唇齿间发出一声爹娘的吐音对清宁来说是需要资格的,是需要一定的福气担着的,如若不是养父母专横跋扈地截获施舍,她哪里有资格启动唇齿吐出如爹~娘~这等饱含世间所有慈爱于一身的称呼呢?难不成你要她对着一块石头,一棵树又或一缕风,一匹马,一头牛叫一声爹娘吗?喔,原来,被人叫一声爸妈是幸福,有资格叫人一声爸妈也是幸福。她真该谢天谢地!

  在这个家里除了养父母,她还另有一兄一弟,她是独女,排行中间。这是一个五口之家,如果清宁可以被当作一个人算作在内的话。

  这个家注定是她一生也逃脱不掉的深渊。每当她迈出家门,她都想就此逃离,走的越远越好,远到她觉得深渊消失了就可以无忧无惧,安心过活了。可每次她都发现无论走多远也只是徒劳,悲苦的童年阴影已经深深的烙印在心里,形成一个无法弥补又挣脱不开的无底黑洞。

  有喜欢黑夜胜过白天的孩子吗?如果有又是出于什么理由呢?那时间的清宁最喜待在深夜里,希求着永远永远不要天亮。她常常蜷缩在被窝里暗暗祈祷:时间啊,慢点走,让天亮来的晚一点,再晚一点。只要时间走不出黑夜,她就能一直躺在床上安生地睡觉,再不用担惊受怕;她就可以避开无端的辱骂和盛怒下的拳打脚踢。清宁恰是一个喜欢黑夜胜过白天的孩子。一个害怕天亮的孩子。天亮以后,她迎来的不是新一天的开始,而是打骂的开始。

  她在这个家里过活的每一天,心里装的全是害怕。每天都是战战兢兢,谨言慎行甚而至于大气也不敢喘一声。吃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没人跟她说话,她也从不搭腔接话。放学就麻溜朝家奔,书包一撂,干不完的杂活。天光微明就起床,继而投身到晨间固有的琐碎家务里,屋里院落洒扫停当,人吃的饭菜做好,猪食烀好,她吃不吃早饭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把家蓄全喂饱,这才拎起书包跑步去学校。独善其身她很小就做到了。放学回家,当面上有吃的就吃两口,没吃的也从不觉得饿。恐惧占据了她整个身心,她无暇顾及自身的饥饱。饿不饿是小事,读懂爹娘的眼色,少挨顿打是最大事。

  对生存她没有要求,也没资格有要求。

  心里怀着恐惧、愤恨,眼睛里写满无助、忧伤、不安和绝望,清宁在这样一个暗无天日的冰窖里野蛮成长。

  有一年夏天,她往暖瓶里罐装开水,许是水壶太重又或是她个子太矮,力气太小,手里提着水壶哆哆嗦嗦把持不稳,开水自壶嘴向下流泻,失了重心,导致水流和瓶口对接不够稳准,滚烫的开水迸溅在她的腿、脚上,烫出一片片水泡。清宁忍住疼痛,不声不响。而她的爹娘兄弟全都装作视而不见,谁会管她疼不疼?更没人想着替她上药包扎。后来,邻居家的二姑实在看不下去那些鼓胀如水铃铛,一个个晶莹透亮的水泡。二姑帮着清宁把水泡一一戳破,上了药面,包扎好纱布。清宁至今感念二姑对她的那份温软的怜悯之情。比起望不到尽头的精神虐杀,肉体的这点疼痛她还扛得住,尽管她是难么弱小。从事发到愈合,她没掉一滴眼泪,没叫一声痛。

  她习惯了,也麻木了。

  烧火棍随时落在身上,藤条随时抽在身上,她动都不动,不躲不闪。她的倔强里带着几分视死如归的骨气。就算她还不具备自力更生的能力,还得指着他们赏一口吃食活下去,那又怎样?她从不对他们折腰屈膝,谄媚讨好。即使每天都与他们吃住在同一饭桌屋檐下,每天面对他们恶毒透顶的冷眼怒腔,那又怎样?小小年纪的她凭靠骨子里的血性,曾数月不和身边的爹娘兄弟搭一句腔,说一句话。一是怀恨,再一是觉得他们不配。鲁迅先生说过的话:“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那时间的清宁甚至早过鲁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最高的轻蔑。就是无视。驴说话了:遭罪受累实乃天命难违;倔强也实乃天性不可移。难不从也。小小年纪的倔驴,不倔到死你都枉为驴。在这种生存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里该有着怎样的决绝和孤独啊!

  那些打骂和屈辱,那些冰冷的白眼,凶狠的呵斥,她全都和着泪水咽到肚里。不动声色。

  她的憋屈也需要释放的。只等黑夜来临,蒙头在被窝里,屈哧屈哧嘤嘤地哭着睡去。那时,老天还没有给她放声痛哭的权利。

人生在世,还是不要太瞧得起苦难。 苦难有什么好值得一一历数的呢?每天都是苦,那么多苦,数来数去,无非等同揭开伤疤,撒点盐,除开再次亲历锥心之痛,它又能改变什么呢?所以,回顾什么都不要回顾苦难。

  未来贵在不可知,才会心存希冀往前走。发生在过去的苦难,最好就让它成为过去。不要时不时的回头撩拨它,没有必要,也全无意义。眼下,生活的沉重足以让一个平凡如草芥微尘的人承受不住了,昨日之苦还念它嘛使。

  长到初中毕业的年纪,清宁再也熬耐不住山呼海啸般的身心摧残。她不顾未来,不计后果,决计要逃离眼前的一切。

  终于还是苦到离去。

  日后,她真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能坚持住。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坚持住。坚持读完高中,考上大学。虽然每次的学费要等老师当众点名催缴数次;虽然每次伸手要学费要耗尽她憋了两三个星期的勇气才敢启齿;虽然每次拿到学费仍是避免不了一顿嫌恶咒骂白眼相加。只要不是受抽筋扒皮之苦,你怎么就没能熬得住呢?日后,她常陷入对自己的诘问里。

  人生最于事无补莫过于悔不当初。

  大学成了她余生做了就不愿醒来的梦。

  她的整个学生生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级六个班,初三应备中考,校方决定每班抽出十名学生组成一个中考冲刺班,美其名曰:加强班。清宁自然被分到了这个加强班。最后的最后她却放弃了参加中考。班主任是接连带她三年的数学老师。她把决定告诉班主任的那一刻,她看到泪水瞬时模糊了老师的双眼。她不再解释,赶忙把头转向一边,望着玻璃窗外面的远方。从老师的眼里她读到了心酸、可惜还有对境遇的无能为力。她不敢直面老师复杂的目光,只怕在两双泪目的交集里看见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愤恨一股脑的涌现心头。她险些就要在老师的面前放声大哭。那时刻,窗外的远方如同一根救命稻草,被她死盯着不放。她任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直看向窗外的远方,远方的田野,田野里生长的自由啊!解放啊!

  现实生活到底不是童话故事,也不似励志的青春偶像剧,结局总是完满的、尽如人意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灰姑娘变成令人艳羡的公主那都是故事里发生的事。现实生活中,多得是庸碌无为。对一些人而言,就算耗尽所有的气力,奔忙一生,也不过刚够维持基本的衣食生计而已。也有人一朝得势飞黄腾达,前程锦绣。毕竟少数。

  想想就知道,只身出去闯荡的日子一样充满艰辛困苦。她带着童年的阴影走出了家,却难以走出内心的黑洞。她悲观厌世,愤世嫉俗,疏离人群,淡漠关系,她敌视一切存在……她简直一无是处。

  尽管一路走来,颠沛流离,跌跌撞撞,好在她依然保有为人之初的善良、正直。现今,人生已过而立之年,实在没什么可引以为傲的履历、成就,也只好拿秉性中自带的善良、正直聊以自慰了。慰情聊胜无嘛!

  一路上荆棘密布,走过来都是成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即使被生活这面南墙撞的遍体鳞伤,头破血流,她始终坚持做自己。她认了命,也承认了生就苦命这回事。命运是无论如何都能吃得消的。她不妥协,从不。

  人间重晚晴是觉得晚晴总比没晴过要好。与其把希望寄托在晚晴上,倒不如学学子瞻的洒脱:回首向来萧瑟处,也许风雨也无晴。

  不要把悲苦太当回事。不要太瞧得起苦难。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她也喜欢这句。如此,清静安宁过一生就好;带着不容分说的孤独和疏离。罢了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