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低钻写作者群成长励志

褚时健:传奇落幕,却能照亮我们的方向

2019-03-05  本文已影响4人  陆拾杂记

2019年3月5日,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
褚时健

褚时健这是一位我觉得非常传奇的人物,之前也大概看过一些他的相关新闻、书籍,今天传奇落幕,我把自己以往的一些记录和随想整理成今天的这一小篇。

褚时健是代表了最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国企业家。不管是矣则煮苞谷酒、戛洒糖厂、玉溪卷烟厂还是哀牢山褚橙的种植,从家庭小作坊、小企业到大企业的模式,也是褚时健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的见证。他的成功,被太多年轻人冠以“励志”的标签,以至于他种植的“褚橙”有了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励志橙。

从他的故事不仅仅是让我见识到了个体生命可以抵达的广度和深度,而是也帮助我找到了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的答案:一个人的努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有用?

仔细想想,能串起他所有创业奇迹的,大概是他作为企业家的几点特质。

第一:态度。不管是对产品质量的苛刻追求,还是说做就做的行动力。拿他高龄种植褚橙来说,从最初对褚橙的种植一无所知,到后来剪枝时对营养枝结果枝的分辨,大小年的自然规律,每株间距多少厘米结果最好,单个橙子最适的对应叶子数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从他的事迹中可见一斑。

第二: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他力排众议贷款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到一掷千金实施关索坝工程,单就这种魄力,就足以让人掩卷称叹。

第三:善于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不管是提高职工的生活福利,还是以串换的方式和广东商人低价互换所需品,他都一直遵循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到底工资是应该“计时”还是应该“计件”?一个企业是不是可以把盈利当成目标?一套合理完备的惩奖制度对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有什么作用?这类问题放在当下似乎没有回答的必要,但不得不都承认,褚时健是吃螃蟹的人。

在看《褚时健传》的过程中,有两次描写触到了我的泪点。

一次是他老伴马静芬下狱,褚时健又遭遇女儿褚映红在狱中自杀身亡的打击,钢铁硬汉终于放声大哭。

第二次是被限制自由后,老友来探望他,他们隔着一段安全距离说些不由己的客套话,临走时他说:XX,常过来玩啊。老友转身时,早已是泪流满面。

大概就是因为这些经历,让他的人生有了更加传奇的赞歌,似乎人人生来就很喜欢这种故事,才火了那句因王石而被人熟知的名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他能到达的高度,而是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

今天,一个传奇的人物落幕,但是他91岁的人生经历,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可以给们一些启示和方向。内心感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