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孤独到深处》:孤独是一种选择
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悲喜自渡》 中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孤独似乎是命运的底色,无论身处热闹喧嚣的人群中,亦或是蜗居乡野山底的自然中,各人有各人的孤独。
也因此,活了98岁的季羡林,把自己一生中如何洗涤苦痛,与自我深入对话,获得人生圆满的经历,汇聚在这本《孤独到深处》的书中。
书中精选了35篇散文作品,讲述了季羡林在成长、生活、旅行、孤独等方面的真实故事和切实感悟。
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会明白:“孤独不是必须要承受的结果,而是一种忠于自我的选择。”
【1】
尝尽人间冷暖,才懂得人情世故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说:“生活,有时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忽而乌云密布,忽而又阳光灿烂。”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在经历各种酸甜苦辣之后,才能渐渐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做更为妥帖。
季羡林作为大家族里这一代唯一的男孩,6岁就离开农村,被接到生活在山东济南的叔父家,在叔父的严格教导下进入学校读书。
一方面,他很想家想母亲,但他从不敢吐露心声,怕惹叔父不高兴,也怕惹母亲伤心。
另一方面,他更不喜欢父亲来叔父家,因为游手好闲的父亲每次来,不是为了看他,而是为了跟叔父要钱回去继续挥霍。
有一次,父亲又来了,婶母非常生气地高声大叫,指桑骂槐地数落了一通,虽然没有明说,但小小年纪的季羡林都听得懂。
父亲自然再也没有脸面拿叔父的钱了,回去之后再也不过来了,这让季羡林的内心很是惶恐,小小年纪就懂得察言观色。
后来季羡林努力读书考上清华大学,毕业后回到高中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教书,与原来教过自己的老师成为同事。
然而他根本不懂得如何教书,学校还分配他教三个年级的三个班,备课都要备三本,而且还都是古典文学作品。
本来向教过自己的老师请教是最好的方法,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师生转变成同事,季羡林描述:“在他们眼中,我几乎是一个眼中钉。”
虽然明白其中的人情世故,但季羡林的心里还是很凄凉,不得不日夜抓紧时间备课,实在难受的时候,就想找个地方去哭上一场。
人总是越长大,才能越来越看得清,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帮你,别人始终是别人,现实就是如此地残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也会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不要对别人抱有太大的期待。
因为期待越大,失望也会越大,反而会让自己的心态失衡,把生活不如意都怪罪到别人头上,反而过不好这一生。
只有经过各种挫折打击,才会让我们更加懂得,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既保护自己也不愧对他人。
《杨绛:淡定从容,便是优雅》 中说:“人活在世,活得圆滑,能够游刃有余地周旋在众人之间,混得风生水起,算是一种能力。”
懂得这世上原本谁也不欠着谁,或许会让我们在人群之中,活得更独立一些,更自尊一些。
【2】
面对生离死别,才明白生命无常。
听过一句话说:“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
是的,每个人都只有仅此一次的生命之旅,无论活成什么样子,在面对生与死的时候,都会有惶恐也会有无奈。
一直在季羡林家里做事的王妈,踏实肯干而且心地善良,她早年丧了夫,唯一的儿子到关外做买卖了,她也只好出来做佣工挣口饭吃。
后来,靠着王妈汇的钱,她的儿子终于来到了身边,然而满身是病的儿子,很快就死了,这让年近七十的王妈很快老了下去。
没有办法的王妈,在严冬的大风雪里,带着儿子的棺材回老家,却在过一个小木桥的时候,独轮车翻下河去,被人捞上来的时候,浑身都结了冰。
失去了人生希望的王妈,到底也没有活过多久,第二年也死了,季羡林说自己没有哭,但是“我的眼泪都堆在心里,永远地。”
人固有一死,但身边亲近的人的离开,会让我们逐渐明白生命的无常,尤其是季羡林的母亲过世,更让他的内心犹如堵了一座墙。
自小离家的季羡林,经常会幻想着,回到故乡回到母亲的身边,听一声母亲的呼唤,就能够给自己疲惫的心加一点儿生气。
然而接到母亲离世的消息后,季羡林在往家赶的路上,内心“像一团烈焰在心里烧着,又像严冬的厚冰积在心头。”
回到家里,他看到的是母亲生前吃剩下的半个茄子、半颗葱,家里的每一样东西上,都留着母亲活着时候的印迹。
但是他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呼唤了,母亲永远地躺进了一个黑匣子里,一想到这一点,季羡林就忍不住地悲从中来。
就如季羡林所写:“以后,我过的是一个极端痛苦的日子。母亲的死使我对一切都灰心。”
人总是这样,只有在真正地面临生离死别的时候,才会切身地体会到,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
不想失去以后再后悔,不如在活着的时候,多陪伴多相处,才能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亲人。
一起吃一顿家常饭,一起挽着手去散步,一起聊一聊美好的过去,哪怕只是陪着彼此安静地坐着,都是一种爱的表达。
生命实在太无常了,谁也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个先来,懂得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才能活出生命最真诚的意义。
【3】
保持客观距离,才看清客观世界
爱默生在《善待命运》中说:“细心观察生活,可以让我们透视这个光明的世界。”
世界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每个人能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已然是莫大的幸运。
想要与这个世界更融洽地相处,保持客观的距离,或许是我们都需要懂得的道理。
季羡林居住的北大朗润园中,每年春夏之交都会闻到槐花的香气,这种槐树在北方是常见的树种,所以他陶醉在香气中已经很习惯了。
有一次,他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校园,走到槐树下,印度朋友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树的时候,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印度朋友还夸赞说:“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这让季羡林很是不解,不就是槐花吗?印度朋友为什么如此惊诧呢?
但这也引起了季羡林的思考,他想起自己在印度海德拉巴有过类似的场景,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惊讶于挂满树上的碗口大的红花。
季羡林惊叹说:“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然而陪同他参观的印度朋友却很迷惑,认为这有什么神奇的呢?当地到处都是啊!
这么一想,他才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是看习惯了的东西,越是习焉不察,就连美丑都看不出来,甚至不再在意了。
由此再联系心理学上的解释说: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
当意识到这一点后,季羡林开始尝试用新的眼光去看到一切事物,比如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而且融融氤氲。
世界是客观的存在,当季羡林懂得跳脱于客观世界之外的时候,终于发现“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世界在每个人的眼中,更在每个人的心中,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身处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很多人并不能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由此眼界不够开拓,境界不够开阔。
越是智慧的人,越懂得与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越能够观察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拥有更多的美好。
【4】
从小时候的艰难求学过程,写到长大后的冷清冷暖经历,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他这一生活的是如何的丰富多彩。
无论日子过得是苦还是甜,生命终究会有消逝的一天,并且人类的孤独始终存在。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想要过好这一生的心愿,尝尽人间冷暖后,我们才能坦然面对生离死别。
当我们都能超然于这个世界的时候,或许会让这一生活得更加飒爽而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