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头上的纱巾“裹住”的到底是什么?!
又是一年一度的开斋节,身在异乡的我在这天依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气氛。在西安的回民街这一天会格外的热闹。没有回新疆过节的日子我总会来到回民街吃饭逛街购物度过这一天。一大清早,我看着来来往往的头戴白帽子身穿长褂子的回族人们和各地游客穿梭在大小巷子里,一种孤独感也随之而来,被从小生长在家乡过节时的一幕幕场景所淹没。。。。
那个时侯我还很小,并不知道开斋节意味着什么,只是和所有小女孩们一样,喜欢过节,不管什么节总会有几天可以不用上学,可以穿漂亮裙子,可以吃好吃的。记得在节日的清晨会被妈妈从温暖的被窝里揪出来,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等着家中的男丁参加完会礼接着去为已故的亲人走坟,结束后回家,妈妈总是说,如果起晚了就不可以洗涑梳头发,不然会变成疯女人,脑袋不听使唤的。这个话让我从小怕到大,很多年我总是早早起来完成一切准备工作。节日里总免不了走亲访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进行款待。记不清有一年是节日的第几天,家里迎来一家人,据说是爸爸那边的亲戚。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古扎勒(汉语翻译过来是美丽的意思)。
她和我一般大,大概也穿了漂亮的艾提莱斯裙子,一张白嫩的脸上最醒目的是那一汪清泉一样的双眼占据了她脸部一半的位置,浓密又自然上翘的睫毛微微煽动,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我走过来,她非常礼貌地抿嘴一笑,清秀的双眉稍稍下压,让那双清亮的眼睛更美。我能感觉到站在旁边的弟弟不敢多看她一眼迅速躲进了屋里。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我长她些,她便喊我姐姐,我骄傲自豪地叫她妹妹,真是觉得多了一个绝世美女的妹妹。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大多数麦色肤质的维吾尔族姑娘们中像她这般肤白如雪,五官精致到极点的,又有贵族气质的女孩儿可谓是极品了。
然而上天给了她所有的美貌,却没有给她一个足够幸福的人生,这故事要从她大学毕业那年开始讲起。
那时的她出落的已经是方圆百里内万里挑一的标致的美人了。皮肤依然那么白暂,眼睛依然那么清澈透明,粉红的嘴唇一笑露出整齐的白牙,是个人都想多看她一眼,不论男女。有一天她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家人想让她回南疆工作。我问她“你怎么想的?”她低着头淡淡地说了句“能怎么想,听家人的呗!”我知道她在大学里是品学兼优的学霸,曾经去她们大学找她走在她们校园的操场上时不乏有众多倾慕者投来爱慕的眼光。其中或许有她心目中有好感的那个他吧。从小乖巧懂事的她,表面看着心高气傲,内心实则柔软脆弱。面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规划,她完全没有主见。
这和绝大多数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维吾尔族姑娘们一样:从小听父兄们的,将来成家听婆家的,尽管她从小受汉教,仍然摆脱不了那种家庭教育模式下所形成的固有的思想。
仅仅过了一个夏天,我忙着在内地找工作,没有顾上回新疆就接到了她的来电。“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下个月初我要结婚了。”我分明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里传来我无法形容的复杂的语气,不像是一个和心爱的男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前兴奋的感觉,也不完全像是听父母之命接受现实的无奈的声音,总之我有一点不懂她了。难以抑制自己的震惊问道“和谁呀?怎么这么快呀?认识多久了?。。。”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她回答我,她父母绝不同意她在内地或北疆工作生活,于是介绍了一个看似都是民考汉(新疆的少数民族从小上汉语学校的统称民考汉)素质般配的对象,家庭条件和她家比不是差了一点点的男孩子。这个男孩从第一天见到她就展开了穷追猛打似的进攻,白天黑夜都会出现在她家窗外可以让她所能看的见的地方。像古扎勒这样从小家庭教育良好,彬彬有礼的姑娘,无形的压力占了上风,从没有正式谈过恋爱的她哪里知道什么是爱呢?更加没有判断谁是真爱她的能力。
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就这样被一个本就不匹配的人采了去。
她以为他每天在她家门前晃一眼,每天打电话说“我只要看你一眼足矣”就会珍爱她一辈子,她以为她自己恋爱了,眼前这位头一次敢大胆追她的人会给她幸福。谁能想象婚后不久那人就开始本性外露,与婚前那个他判若两人了,我知道她在默默的忍受,每一次回娘家尽量不让家人担心,用她所谓的可以感化他的方式爱他敬他,可惜他毫无感激之心,尽管古扎勒已给他生了一个天使般漂亮可爱如她一般的女儿。又是一个深夏,她终于忍受不住他的拳打脚踢,原因是可笑的毫无根据的猜测怀疑,全然不顾周遭一群好友一起给他解释,一个反耳将她扇倒在地,她开始反抗了……
在我们维吾尔族的风俗中习惯把女人定为过错方,身边的所有好友都投来同情的目光,反而她自家的男性们没有站在她这边,一直劝她回去过日子,当时不能理解的我一度认为:这是亲哥亲爸么,为什么不替他做主?后来在他们收拾东西取下墙上的婚纱照的那一刹那不可一世的哥哥终于崩溃了,赤手空拳把相框击得粉碎,黑红的鲜血染红了框内漏出来的照片中的白纱裙。
从那以后她变得沉默寡言,整个人突然没有了当年那种让人看一眼便难忘的神情,但是天生丽质的古扎勒再怎么变还是很美,依然甩出同龄人几条街。就因为她先天的优势也成了她的劣势,远近闻名的人们都会议论她,更有一些卑鄙的小人们在看她的笑话。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接送孩子并上下班。在我回家乡的一天我们聚在一起,聊天到很晚,她的眼泪似乎积攒了这些年所受的所有痛苦,要在此时此刻全部倾倒出来,我的心像是被一根无情的针扎了一样痛到极点,胸口被压的喘不过气来,终于止不住自己的哽咽放声的和她抱在一起痛哭,为她不幸的婚姻也为自己不幸的人生。
我懂她忍受着街坊邻居那种愚昧的封建迷信思想体系下对她表示出的轻蔑的目光,我懂她遭受家中成员有意无意让她再嫁的逼迫下自己无力反抗的那种痛苦和无奈,我懂她逞强的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懂事和坚强需要多大的勇气。。。。
这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多少单纯善良的维吾尔族女孩子们用漂亮的纱巾裹住自己的头的同时也用这薄薄的纱包住了自己的“脑袋”,完全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力。即便是近些年来年轻人已经完全不戴了,但扪心自问有多少可怜的姑娘们勇敢的真正取下来?自己的婚姻生活都由自己做主的啊?又例如穿长长的裙子使之无法快速行走,无形中像条铁链拴在腿上是那么的沉重;即便是换上了现代漂亮时尚的小裙、牛仔裤,但是真的从心底甩掉这个沉重的枷锁了吗?
最后一次节日前后我回家还没有来得及联系古扎勒,无意间听到妈妈说她要再嫁了,我听到这个消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次我也彻底崩溃了。有意翻开微信看她的朋友圈发出的照片,她牵强的微笑衬托出旁边矮她半个头的男人毫无气质可言的丑陋,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样子全然写在脸上让人生厌!以至于隔着屏幕我都不想多看他一眼。怎么会?为什么要嫁给这样一个和她毫不搭调的人呢?第二天简单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决定不去参加她这次极简的婚礼。
从她嘴里听到了她的让人心疼又愤怒的奇怪的逻辑,当然我不否认这是多数女孩子都有的思维:找一个比自己条件差很多的人,他会珍视你,至于爱不爱,结婚以后都会爱。
她大概单纯的认为自己这次不会再受伤害了吧。当她意识到,第二段婚姻和第一段婚姻并没有多少区别,反而变本加厉,很快使她失去了对新生活的向往,梦中遥远的地方,她以为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料日子却是惊人的相似,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多次遭受家暴以至于变型的相貌,和长期压力下发胖臃肿不堪的身材,让我无数次想找回却总是找不回来的曾经留在记忆里的古扎勒人如其名一样美丽的影子……
今年的开斋节我没有回家,据家乡的亲戚们说她又离了,之后离开了我们当地那个是非的小镇去到喀什葛尔的另一个很远很远的县城英吉沙县工作。以前所有的电话,微信,qq都换了。不知道为什么我这次一点都不觉得难过,反而觉得如释重负,感到一丝的轻松,为她高兴,那个男人根本配不上她,离开他,离开那个狭隘的是非之地是对的!
勇敢的走出去这一步,彻底摘掉那层多年来无形中裹住我们“脑袋”的那层纱!一定要坚信目前社会形势下我们会变得更好!自己的婚姻生活自己做主!
我默默祈祷:古扎勒,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