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我执",又如何坚持自我?
2017-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涵影记
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 (Derek Parfit)1984年的著作《理与人》中论述了“我”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一连串心理,情感,记忆的连续性。其自我同一性问题的论证与佛教中的“色即是空”,破除“我执”等有相通之处。
放下我执的同时,怎么坚持自我呢?
破我执就是破除对"外在我"是稳定不变的理解,而所谓坚持自我是思想和意识层面的我。
每个人都是一堆思想的能量体。整体上所有人也可以连接成一个能量场共享这个世界,所以没必要从外在特别区分你、我。每个人都如同桌椅书本,无非是由原子组成的一个个概念,在不停的变化。
佛教讲“色即是空”。万事万物都不稳定,趁活着尽量将思想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哪怕有一天承托思想的身体离开这个世界,也不用担心,因为思想的能量已经传递出去。所以多多帮助影响更多的人,也就是影响了更多的意识,我们自身价值也就越大。所以过度突出"我"的得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连"我"这个外形根本就不存在。
这就可以解释吸引力法则,解释为何心情影响免疫力,为何相由心生,为何30岁后的相貌是自己修来的,意识能量都是有频率的,可以改变所承载身体的原子能量,亦可以吸引同频的原子。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如意也都是修行。越是有不愉快地方,越是好的修行道场,而不必去怨恨甚至离开。工作中遇到不和谐的人,可能因为彼此的脑电波振频不同。释放爱的频率可以改变自己的脑电波频率,进而可以影响与对方的关系。释放的爱越足够,影响力越大。透过换位思考,进入对方的意识层面,关照对方的意识,影响彼此能量的过程。
思考:我们的灵魂真的属于我们自己吗?意识也是依托脑的作用而形成,如果脑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产生的意识能量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