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简书·世间事简友广场

白瓤地瓜

2022-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朱建周

今天收到一份有些特殊的快递。十八斤白瓤地瓜。

前天和大姐通了个电话,顺便说到孩子刚拔了牙,吃饭不太方便,不过想起来国庆节在家里吃过的白瓤地瓜,老家话说是“干,面”。大姐很上心,马上买了发来快递。本来担心受yq影响,快递会延迟,结果出乎意料的快。

我们老家多年来一直种植红皮白瓤地瓜。淀粉含量高,是做粉条的最佳选择。小时候的地瓜粉条基本都是自家制作。清楚记得每到现在这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的树上都会吊着几个粗布大包,满满装满了地瓜淀粉,待晾干些,就会“漏细粉”,好像一直是这么的叫法。

当年“漏细粉”不亚于一个节日。一般情况是要请村里比较专业的人来帮忙。说到帮忙那真是无偿的,顶多就是吃顿饭,喝点酒。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无疑是趁热捞些较粗的“细粉头”,软糯爽口,不亦乐乎。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粉条也是挂在院子里晾晒。

其实还有一个不能忘记的节目:围坐于取暖的煤球炉旁边,在红通通的煤球上面烤粉条,看着粉条好像爆米花似的膨胀起来,嗅着烤熟的味道,不次于现在的薯条。

还有就是削成地瓜干,晾晒在门前树间拉扯起来的绳上,或者直接摊放在地上,干透了,收起来,类似于过冬的干菜吧。

地瓜的栽种特别简单,用抓钩刨个小坑,把地瓜秧苗按进去,再用土掩埋起来即可。不过大部分时候是要浇上一水瓢的水,怎么感觉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是干旱天气,不过这一瓢水已经足以让地瓜生根发芽,然后肆无忌惮地生长起来,渐渐地覆盖了整块田地。

不排除很多人吃地瓜倒了胃口,以至于看到地瓜就会胃里泛酸水。再早些时候,听老人们说起地瓜可是人们活命的口粮啊。

其实大姐她们好像还有个印象,凛冽的寒风里,带着抓钩等工具到收获过的地瓜地里再去寻找一些漏网之鱼,总能收获一些大小不一的地瓜,甚至会是冻过的。这也是果腹的必要手段吧。

记得路遥先生也有过到田地里再去扒拉一遍土豆的文字。

特殊的岁月里总有一些难忘的记忆。说句不过分的话:刻骨铭心。

现在地瓜的品种也多了起来,板栗薯,蜜薯,还有名称也有西瓜红等等。不可否认,酸甜香糯,口感特佳。

不过,我所说的红皮白瓤地瓜是不是属于板栗薯那,不得而知。

可惜,在东营多年一直没有买到老家那样的白瓤地瓜,越是买不到,吃不上越是感觉有些遗憾。就像是烤熟的地瓜,满大街扑鼻的香味,偏偏吃不上,打心底里痒痒的。于是每年回家,父亲总是给放在地瓜窖里特意留着。

老家的白瓤地瓜的外观其实是不怎么样的,有的还有蝼蛄眼,倒也没有影响这份眷恋。

老家的大铁锅是有些传奇,每天围着锅台转的母亲总是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

最寻常不过的是老家的地瓜“糊涂”。锅底已经停火,锅里的饭咕嘟咕嘟的吹着气,冒着泡,热气带给人们的是烟火气,生活的期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