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看了一篇很有道理的文章,或者听了一些很正确的话,自己明明懂了,但就是不想去做。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臣妾做不到”的行为呢?公众号“魔鬼搭讪&约会培训”有篇文章,专门分析了这种情况。
首先,从人性上来看,我们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我们做事情之前,会判断一下,做这件事有好处还是有坏处,有好处才会去做。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做不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对好处和坏处的体验不够。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我们一直没做,一是感觉不到做了的好处,二是感觉不到不做的坏处。这两种情况同时起作用,你就会有一种感觉,这件事请“不做也不太坏,做了也不见得有多好”,这样你就很难体验到做的好处了。
很多事情我们做不到的第二个原因,是缺乏理性和感性的通达,也就是没有悟性。比如,看到一段话,有悟性的人,就会从道理中引发感受的变化,这种感受会让他想去行动。但缺乏悟性的人,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很难引起情绪上的共鸣,就不容易真正地接纳,于是就不愿意做出积极的行动。
那你肯定会说,就算感受不深,但道理上是对的,做了也有好处,也应该去做啊,为什么就是不行动呢?文章给了三个解释:缺乏1目标感,缺乏立竿见影的回馈,以及不安全感下的守旧。
第一点,所谓的目标感,说的是你有没有一个真心想要努力的目标。比如,你控制好情绪,当然对你有好处,但需要你付出努力,还可能要面对一些困难。当你没有目标的时候,就很难做下去。但为什么男人追女人的时候就能控制情绪,因为这个阶段男人的目标感很强。看1过琅琊榜的人都知道,梅长苏可以宠辱不惊,是因为他有强大平反目标,他的利益点很清晰;誉王明知道梅长苏不待见自己,还能和颜悦色,三番五次地去探望梅长苏,就是因为梅长苏能帮自己成就帝业。
作为普通人,就算没什么高远的目标,也需要珍惜人生的每一分钟,所以避免糟糕的情绪体验就是你的目标。从这一点上来看,能道歉解决的,就别吵架;能用钱解决的,就别用情绪。当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更容易去行动。
第二点,缺乏立竿见影的回馈。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努力,是因为他们需要及时的回馈。比如,一个妻子和咨询师交流之后,努力调整情绪,理解丈夫,并且试着和丈夫沟通,但如果丈夫还是不沟通,这个妻子就会和咨询师说,“我做了,没用,他还是那样”。这样,她就很容易放弃努力。所以,大家都希望付出就有回报,看不到回报的事情就不愿意去做。缺少及时的回馈,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就容易点到为止。
第三点,人都是守旧的,因为人有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让人更愿意选择现有的东西,而不愿意改变。比如,很多人和心理咨询师聊过之后,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就是“如果我做了,他还不改怎么办?”所以,控制情绪千好万好,很多人却不去试着做一下,就是因为做了之后不知道有什么结果。甚至还有人担心,做了也没用,还是没办法改变对方的情绪,结果自己还是吃亏了。所以,这种对付出没有回报的恐惧,也是很多人明报却不去做的原因。
所以,想要快速行动起来,你可以找到一个真心想要努力的目标,在行动的过程中,及时从对方那里得到反馈,提高自己的安全感。或许这样,你就能从臣妾做不到,变成一个积极行动的人。
今天又翻开了《刻意学习》,第一次看完这本书让我相信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可以以每日的频率持续做下去的,让我相信“你可以达到任何目标,但不是全部”。然后我热血沸腾的开始了写作,这段时间里面里过得没有那么舒适,但是生活特别有控制感,执行力超强,感觉生活就是又很痛又很爽的。行动系统是所有的基础:持续不断的做,状态稳定的做,抵抗风险的做,机动灵活的做。然后才是学习系统:实践中总结,建立体系,领域找关联,视角间切换。这两个系统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学习这个动作也是一个动作,我们只有保证自己的行动长期稳定,才能保证学习的系统的正常进行。
倒逼自己:是在我们理智的时候把问题分析清楚,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在把自己逼上一个“绝路”,不给自己逃避问题的活路。那么怎么才算是把自己逼上绝路呢?让我们的大脑知道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待在舒适区。我高三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让我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制定一个目标月考英语考110分。在没有倒逼自己之前我也知道英语成绩对我的总要性,但是为什么我总是拖拖拉拉不愿努力学习英语呢?因为我的“懒人大脑”不能长期工作,在面对各种情绪面前我不能理性的思考,所以我的英语学习总是断断续续。在倒逼自己之后,我向全班人做了承诺,我的脑子里就会这么认为如果我考不上110分我就会被全班人取笑,与学习相比,学习才是舒适区。为什么倒逼自己会对我有效,那是因为学习这件事不在归“懒人大脑”管理了,而是负责即时思考的大脑来负责了,而且按照第二部分的大脑的的逻辑来看,学习是唯一的选择。
逃避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杜绝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倒逼自己的方式让我们在大问题上不要逃避。
持续行动,可以学习,相信时间的力量,不断复盘,提高能力,修正自己的方向,通往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