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中国第三天我到江南来过年

2023-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胡仔娃子

大家好我是胡宇辰。

今天是2023年1月19日。

早上起来时比平时都起的都早。

起了床我们就去吃饭了。

吃完早饭我们把东西放到车上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在车上没有遇到一个隧道因为我们在一起平原上

走着走着书就绿了就代表着我们进入南方了不光是大树绿了大地上也绿了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打开窗户我感受到风。

胡宇辰摄影

我在车上听了大概三个小时的猴子警长

我们的目的地是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二先生”[88]“李傅相”[87]“李文忠”。

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着手办理洋务,创办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被启用为两广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并北上谈判,次年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不久即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死后获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其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慈禧太后视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85]及“匡济艰难,辑和中外”[86]之人。同时西方有视之为“当世三杰”者[19][36]。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也招致诸多批评。[1]

胡宇辰摄影 胡宇辰摄影 胡宇辰摄影

今天我们用时6时15分600公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