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职场杂货铺

工作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07-02  本文已影响104人  波妮塔

文 by 毛小毛

昨天搬家一波三折已累趴,今天蠢到把室友锁在屋里啦,对!锁的是室友!597公交车来回坐了三次,这才最终坐定下来,开始记录我这篇构思已久的文。在上海算是安定下来啦,接下来就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写写写!今早小区旁边的早点铺排了好多人,我心欢喜想着凑热闹品尝一下美味,果真不失所望,油酥烧饼喷香喷香的,终于早上不再是包子包子!搬新家就是好耶,室友说我连发呆脸上都写着“超满足”三个字。对啊,就这样刚刚好,一切都是超满足的。

分隔线,开启正文模式。故事也承接上篇文章哦《为什么这个周末过得如此痛苦?》,始于与Boss的第一次会议~


原以为自己能够逃过工作汇报,事实上不管大BOSS工作有多忙,他都会照顾到新来的小喽啰的。所以对于新人来说,领导还是会给予一定关心的,作为职场小白不能害怕与Boss“正面交锋”,即使第一次工作汇报可能自己表现的很挫,很多思路都很幼稚,但是迈出去第一步,并且跟“久战职场”的Boss交流,在工作上能够得到很多启发。反之,如果一味自己埋头苦干,思维很容易陷入死角,而且得不到领导的认可,长时间下去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我刚来公司时,做人做事很“独立”,就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这种性格没什么不好,但是要分情况,比如一些自己能够想明白做得好的事情就可以自己拿主意,但是遇到一些自己想不清楚,没有把握的事,可以及时寻求帮助,一般职场上的前辈or主管还是很愿意指导新人的。但是有个前提是,问别人事情前要先自己想一想,至少要有个基本思路,对自己想要了解的情况要表述准确,同时明确做这件事情的目标,对于虚心求教勤奋好学的人,很多人还是“乐为人师“的。

总结一下上周的工作:1.梳理了学员入群工作流程;2.常规群运营工作(包括群文章分享和群消息提醒);3.7月份工作梳理;4.部落社区宣传推广文案初稿(到现在没敢拿给主管看,等下至少检查修改三遍之后再发给主管——感动不了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拿给领导去做决定)5.新产品设计思路有了,系列课程第一模块完成。上周的工作基本如上,很多工作需要去想,代入实际发生场景去完善每一个环节。项目的很多工作环节都比较繁琐细化,需要一步步思考完善每个细节,想点子然后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如果哪个环节出错了,整个项目完成成效都要打折。但是项目工作作出成果来啦就比较有成就感,如果最终目标完成的不好很容易怀疑工作的意义所在。因此我通过这种周工作总结记录的方式复盘自己每周的工作,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我更好的思考,我学得慢方法很笨,但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成长,并且记录我成长的每一时刻。

要为目标找方法,而不是借口

上周与Boss作工作汇报时,提出了自己群运营时的一个想法,但随即又找了借口去否定自己。我本来的初衷是要抛出问题,寻求帮助,但是“疑问”一说出就变成了为工作目标找借口。项目的很多工作是项目负责人提供思路,然后协调各个部分配合完成,困难肯定会有,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会有阻碍,但是做项目工作的要明确目标,理出完成目标需要几步(做哪些事情),目前自己处于第几步,这一步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小目标)。项目环节上的每个小目标都是当下工作的Big goal,如果连“小目标“都做不好,“大目标"又怎么能出色地完成呢?

在我近期的工作过程中,主管总说我不知道要干什么(工作目标)。但是我知道目前这件工作的目标呀,为什么还是没把事情做好呢?主管说,做事情心里要有个大方向,做具体某个环节的事情时就不会偏离。道理我都懂,可是为什么事情做得还是不够好呢?细细想来,当被提醒要明确工作的大方向后,眼光太过聚焦于“大目标“,小环节上的工作目标就被虚化了,抓不准小目标那这一环节的工作就做不好,做不好就是偏离了大方向。

尽可能量化工作目标,并设置deadline

之前说过项目类工作很琐碎复杂而且环环相扣,所以做事情的时候最好能够量化工作目标。这样便于考核也能知道自己做事的成就在哪。目标量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从外往内分析,即根据市场行情/容量预判工作可能达到的效果。例如设计一款新产品,想要知道这款产品能够吸引到多少用户购买,可以通过市场上目标人群的基数初步预判这款产品大概有多少销售量。另一种量化工作目标的方法是从内部KPI出发,即领导下发的任务量就是自己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每个阶段定期检查离目标的差距是多少,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以及检验工作成效,最好的方法就是量化工作指标,依据差距定期调整工作方案。

产品设计入门级思路

上周让我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设计一款课程类产品,着实让我这个职场小白头痛好久。现在基本有产品设计的思维了,就是具体执行的时候抓不准关键点。设计一款新的产品常规思维就是分析市场上目标人群以及其特征,需求和痛点,针对目标人群的痛点去设计产品。但是关键在于对痛点的把握,这个是非常难的,可以情景代入来思考。举个例子来说明哦(可能分析的不是很深入吼~)例如我住在北京,大家都知道雾霾比较严重,听说有一款类似空气清新剂的东西,可以净化空气。所以首先我的需求有:1.远离雾霾;2.空气清新剂;3.呼吸顺畅;4.提高生活质量。其中“3”“4”是需求却不是与要设计的产品相关度最高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学跳舞摄影,去旅游....),所以最迫切的需求应该是有一款能够净化空气的产品。关于我为什么还没有买“这款产品“,还要再考虑呢?首先我得知道它是什么,能够发挥什么功能;其次要判断它有用吗,最后再衡量这款产品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价格能够接受,这时候就差不多可以购买了。

而我的工作就是需要设计一款产品,刺激我的用户购买。很多道理都明白,但是到真正去着手分析的时候发现最难的是如何抓住用户的痛点。后来我请教了项目组的前辈,他带给我一种新思路。产品设计可以着眼于大目标,比如我的目标是吸引20万人购买,再去思考我的目标人群基数是多少,比如有2000万,只要100个人里有一个人购买,那这个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所以针对这2000万的目标群体,就要去花心思去琢磨怎样才能让这些人感兴趣并且愿意付费购买,找出大家感兴趣的几点,依次对应去设计。

这两种方法我概括来看一种是目标思维,另一种是产品思维(在下拙见),不管哪种思维,要想真正设计好一款产品,后期的功力和心思必不可少。我觉得很多事情思维是关键,有了思考方式构思了事情的基本框架,再往里面填充就比较容易啦。总之,在这条路上,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思路打开了,再通过多次具体事情实践,会慢慢积累一套自己的工作模式,在“游刃有余“之前,毛小毛同学要做好迎接一切打击的准备啊~

毛小毛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