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小事儿可却难住我了
今天一早收到堂妹的微信消息,大意是前段时间她去看姑妈,姑妈给了她几个红包,让她代为转交给我们几个小辈。于是昨晚她就发了消息问我要支付宝账号,好给我转红包。
虽然觉得这又不是过节,又没啥特殊事情的,突然发红包有些奇怪。但转念一想,可能是前段时间姑妈家里不宁,各家长辈都去帮衬开导。现在家里消停了,为了感谢各家亲戚,就借着给孙辈发红包为由,答谢罢了。
白天收到红包,打开一看,竟然是千元的金额,心里一惊,这么多!晚上下班回家,老父亲特地交代,让我打电话过去,表示感谢。(听说是白天家里大伯特地电话询问是否有收到红包)
于是晚饭后,我向父亲要来姑妈家的电话,一个人躲进屋里,打电话。为什要躲进屋里打?因为不好意思,说实话,家里亲戚平时鲜少走动,早年还有段时间由于爷爷房产的问题亲戚之间有些不愉快,所以除了逢年过节问声好外,一年中的其他时刻基本上是两相忘的。现在虽然父亲同他的兄弟几人间关系有好转,但我这个做小辈的也没啥机会多同长辈交流,自然关系也亲不到哪儿去。所以这次电话感觉会有些讲客套话的情景,实在是不擅长,所以还是私下,不让别人听着好。
电话接通,是姑父接的,相互问了好,我说了来电话的缘由,表达了过段时间来看望的想法,问了问对方的身体状况,就礼貌地挂了电话。在通话过程中,我还有点儿暗暗佩服自己,觉得自己这通电话没出现尬聊气氛蛮好。因为从小在应对亲戚的事情上,我相比兄妹其他几人,都是最不会讨喜的,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每当家里长辈夸奖其他兄妹能说会道时,我就在一旁礼貌地保持沉默。为此,父亲没少教育,多讲两句话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啥也不说才让人烦愁。可我就是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电话挂断,我从房间里出来,顺嘴同父亲说了句“电话打完了,姑父接的电话。”结果父亲瞬间就生气了,说“怎么不同姑妈说话!这么点儿小事儿都办不好!”然后一甩房门,不再理我了。
我一下就懵了,父亲的反应让我想起了两年前我一位堂哥再婚,宴请家人时我父亲让我把祝贺的红包交给堂哥。我一边儿纳闷为啥他不能自己交,毕竟长辈给的红包小辈不太好推脱;一边儿又犯愁明明堂哥已经事先交代只是亲戚吃饭,不要给红包,我这儿该怎么给出去?结果是私下几番互推后,红包还是稳稳地在我手上,没给出去(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儿给)。然而我父亲当时在另一桌酒桌上喝得正High,我也没捞到机会和他说。宴席散后,我同父亲说红包没给出去,就被他训斥了这句“这么点儿小事儿都办不好!”然后当天没再同我说过一句话。
今日听父亲抱怨完,我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面对各类亲戚事件的状态,就是那种你已经不知所措,感觉自己费了大劲儿在做的事,大人还觉得多大点儿屁事儿,有啥好紧张的,怎么还能做错呢。本以为小时候觉得事儿大是因为自己人小,等长大了自然就同大人一样觉得这事儿简单了,可事实总会打脸的。在对付亲戚这件事儿上,我时刻充满挫败感。
我当时就不明白,电话是姑父还是姑妈接有啥不一样?反正都是这一家人给的红包,对着一个人表示感谢不行吗?我甚至在一瞬间产生了后悔收红包的念头,怪自己贪什么心呢。
可提笔写到现在,仔细想来可能感谢姑妈和感谢姑父是会有不同吧?比如说极端情况下,发红包并不是一家人商量的结果,而是个人的行为?或许从父亲的角度亲姐姐和姐夫之间还是有差异的?或者就是我态度不对,有敷衍的行为,因为本身不太愿意来打这个电话,所以觉得只要做了就算完成父亲交办的任务了。而没有考虑过到底应该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最苦闷的结果就是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太对,可却不知道究竟怎样做才是对的。老父亲惜字如金,甩脸色给我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啊!我又不能再打个电话去说刚才没问候姑妈吧……今后若是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还是不知道关键在哪里,很有可能还会被骂啊!越是担心被骂就越容易做变形。既然知道我哪儿不对,多说两句提点一下我多好呀!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又不是随着年龄增长就自然擅长的。
随即这事儿也提醒了我,在教育自家小朋友关于人际关系处理上,让她多听爸爸的可能比听妈妈的更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