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险配置之路……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保险有多重要,最近总结原因,发现自己是被保险的众多条款和疾病认识的缺失吓住的。因为不了解,所以不信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所以也没往保险这方面想,总觉得那是有钱人干的事。
在二娃出生后几个月,猛然发现如果夫妻俩出事,留下身无分文的父母和孩子,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不是么?自己走了,其实无所谓,对不?活着的家人,就会面临痛苦的生活。而这个时候,我们刚搬进新家不久,正在向着自己喜欢的日子一步步迈进。担心生活质量因为意外一落千丈。基于这些,我打算投入时间,好好了解一下保险。
嗯,保险小白,总觉得保险公司想骗我钱。于是:
步骤一:我在网络上找一些渠道,补充自己的相关知识。我是从,保险险种及其差异,什么是豁免,重疾,轻症,保费计算等,最基础的知识开始的。这些知识在百度,知乎,微信公号,各保险公司app中都可以找到。而我自己是通过微信中的“多保鱼服务号”里学习到的,里面的知识分类,讲解,都很中立又简单易懂。
步骤二:有了基础知识打底,开始了解保险产品,及其选购平台。产品跟自己家庭的配置需求有关。所以,先分析自己的家庭需求,支付能力,再选择配置方案。例如,我们普通家庭,夫妻双方暂时工作稳定,都是家庭重要经济来源。父母没有收入,和孩子一样都依靠我们。我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按最低版先配置,后期慢慢增加保障。另一方面,刚开始买保险,也忌讳自己盲目购买,从最低版开始,方便以后优化。保险,比如重疾险,它是可以叠加的,多买,保障多。我的配置如下:
夫妻俩:意外险+医疗险+重疾【自己一年期重疾,先生定期70岁重疾】+寿险【先生先配,他是家庭第一支柱太重要】
双方父母:医疗险【老人的重疾保费高保额低,没意义。保险越早买越好,例如重疾,年轻时买,续保不增加保费,年老才想买,太贵没意义!】这里,以前我狭隘的认为保险公司就只想空手套白狼,保险不是真的保障。现在理性思考,保险公司想赚钱没错,但有市场才有钱赚,我们有需求,才有市场。保险公司想赚的是市场的钱,而不是针对我一个人。这样理性看待后,该做的就是好好比较不同的产品,选择自己合适的。
孩子们:医疗险+重疾险
老人和小孩最大的保障是我们夫妻自己,我们在,他们至少有个依靠。
步骤三:按险种,依次比较和选择产品。各类商业保险都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而网站,app,微保,蚂蚁保险,保险公司柜台,银行,保险业务员等等,只不过是销售的平台或代理人,哪买都是一样的,选自己最喜欢或最方便的就行。不过有些产品,只会在某些平台出现,不同渠道,会略有差异。网络上有各种产品评测,看中的产品,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评测结果。这里提示,产品是客观的,评测只是针对产品。但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经济和健康状况都不一样,有些产品看着好,你也许买不起或买不上,所以,多看看几款产品,挑适合自己的最好。我在选购的过程中,就发现,健康告知中,不同产品差异的要求都不一样。还有一点,没有保险前,还是谨慎跑医院或体检机构体检,因为都会留档案,万一有小毛病,投保就很麻烦。因为有些公司安排的体检,有些小毛病,医生图方便,会用统一的模板写,容易造成麻烦。我家先生就碰到这种情况。【体检很重要,但是更说明,保险越早买越好。】千万不要等查出问题才去投保,那时就晚了!
意外险:一年期,保费低,在微信上快速选了一款。没有花太多时间。
医疗险:夫妻双方都买,本人是微保买的【纯粹图方便】,丈夫在蚂蚁保险买【也是图方便】。为什么呢?因为微信跟支付宝平台大,用户多,这些保险买的人也多。医疗险买爆款,比较容易续保。因为医疗险是按年续的,越火越不容易停售。而老人和小孩的,我也是在支付宝中买,不过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因为要平衡保费,和保障,毕竟老人家的身体情况比较多问题。最后都选了好医保系列,娃娃们的不担心。老人家的嘛,我是抱着先买个保障,接下来慢慢研究里面的条款,细则。真有问题,就换,没问题就可以续保。
重疾险:这个真的花了比较多时间。两个原因,第一,口袋钱不多,得谨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第二,重疾险比较复杂,也最重要,而且还是为家里最重要的人买。最后给自己配了好医保一年期重疾,给先生配了百年的康惠保旗舰版【过程比较久】。因为据说这款是性价比方面较好一点。
寿险:哎……还没开始选,忙完前面的,已经非常累了。过几天再来选吧!
步骤四:等着以后隔断时间完善或优化一下家庭保障!
最近做保险的功课,终于明白为什么保险也是理财的一部分了。有了保障,至少能让自己不因各种事故,疾病而人财两空,生活一落千丈吧。相比投资增值,保障先做好更重要。最后,庆幸自己觉悟得不是太晚,终于走上理财的道路,惟愿往后能够不断努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