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时光
若水遗忘了我,那奔流向前的波光里我的倒影会唤起回忆;若风遗忘了我,那吹散落叶的声音里我的呢喃会细数过往。
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突然想起来一个人,她的音容笑貌都清晰的记得,但就是想不起来她的名字;想起来一件事,事件的发生过程都完整的记得,但就是记不清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甚至有时候想起来某一年,但好像失忆一般,不知道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那些记忆究竟被谁偷走了?那些遗忘的时光到底去哪里了?
可惜我不是科学家,无法用那些高大上的理论来解释大脑的复杂构成,记忆的存在方式;我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能用专业的理论来说明遗忘,选择性记忆或失忆,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会胡思乱想,却无法给自己一个合理说法的人,但我从未停止过思考。
被偷走的时光遗忘
我很恋旧,家里的柜子里依然放着小学时的课本,歌词本,写的作文,画的画,那些稚嫩的字提醒着我,我真实的存在过那段时光里,那拙劣的文笔,告诉我,我的过往,这纯真的回忆证明了我的青春,但是,有一天,拾起回忆的时候,却发现有一段时光被遗忘了,一段记忆消失了
那大概是我的十一,二岁,五年级的时候,除了这些,我想不起来任何的事,仿佛我的生命里被谁偷走了这段时光,恰好那一年的课本我好像借给了别人,这一借就再也没有归还
就好像是我生命里记忆这块蛋糕被人偷吃了一块,虽然并不影响其他部分继续吃,但我就是想知道它去哪了?
后来也一直想不起,但也不会去刻意努力的去记起了,我想那一段时光大概是太普通了,普通到我的记忆都不愿意去收集了,普通到在我生命里,还比不上曾看过的一颗耀眼的星星,我想我是选择性的遗忘了吧。
就像大多数剧里俗套的剧情,或男主或女主,出了车祸或者某种意外,便失忆了,但这种失忆也并不完全是什么都不知道,像个白痴一样,只是遗忘了一部分不愿提起的事,心理学书上说这是选择性失忆,是一种防御机制,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自我保护。
但遗忘了是不是就再也不会记得了?
我想不是的
被偷走的时光记得
“似曾相识”这个词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吧,它总是毫无预兆的出现在眼前,当遇到了某个人,当在做某件事时,它就从嘴里不受控制的蹦跶出来“哇,似曾相识啊!”
心理学家说“似曾相识感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考虑来源”,看似是有些合理的。我们看了一部影视剧,对里面的某个场景念念不忘,我们看了一部书,对里面的某个角色钟情至极,我们听到别人讲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获得的这些信息统统输送给了大脑?当我忘记他们来源时,它是不是就偷偷的加工了一下,全部变成了我的经历呢?
想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事。
不过人们现在大多愿意接受的还是“梦的记忆”的说法,觉得似曾相识的人或事是因为我们曾在梦里经历过,我不知道,因为我做的梦太多了,已经把它们弄混了,我似曾相识的次数太多了,也完全对应不上,所以也无法探究了。
但我总觉得那些遗忘和这些记得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些消失了时光,那些遗忘了的回忆,再遇到新的时间,遇到新的事物,对应的融合之后,就变成了我的新的记忆,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忘记过。
被偷走的时光看见的也会看不见了,记得的也会遗忘了,时光是个小偷,偷偷的带走了我的记忆,却又偷偷的给我塞上新的记忆,让我在记住与记不住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