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连续两代幼主即位,且处于天下纷争之时,却没有崩盘?
2024-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津城沐雨
俗话说主少国疑,但也不尽然,幼主继位容易引起动乱,是因为幼主不能理政,其他想要掌权的人发生激烈内斗,造成元气大伤。
清朝幼主继位,虽然也有内斗,但总体可控,并没有造成元气大伤。
![](https://img.haomeiwen.com/i9502674/a7338b978d08cb0d.jpg)
其一,孝庄太后贯穿两朝,起到了定海神针作用。
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妃子,皇太极死后,她联合实力强劲的多尔衮,把自己的儿子福临扶上皇位,竭力维持清朝的内部团结,阻止内部斗争。
顺治去世后,又扶玄烨登上皇帝宝座,我就是康熙。康熙年幼,孝庄经常参与政事,后来又辅助康熙除掉鳌拜。
孝庄贯穿两朝,富有政治智慧,起到了定海神针作用,清朝虽然主幼,却没有发生严重内伤的内斗。
![](https://img.haomeiwen.com/i9502674/ae3311fc9c215420.jpg)
其二,顺治、康熙幼年的内斗没有伤到元气。
皇帝年幼不能理政,大臣们自然希望自己能行使更大的权力,大臣间的内斗不止。
比如,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年幼,无法控制朝政,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的现象,不正常的统治最终让朝廷在内耗中走向灭亡。
顺治和康熙年幼时也发生了内斗,但他们的内斗没有让自己元气大伤。
![](https://img.haomeiwen.com/i9502674/153f293352c7e3d8.jpg)
顺治上台前后,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围绕继承人问题争斗不止,但并没有发生火拼。
康熙年幼时,大臣们也有争斗。四大辅政大臣之间就有争斗,然而,康熙除掉鳌拜前,同样没有发生大规模内斗。
对此,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