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在讲什么?
1.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皇帝派大太监高力士传口谕给靖安寺的司丞李必:
你替太子办事,受了委屈,朕已经知道了。
高喝退随从,低声问李,圣人的话,你听明白了?
李必称高力士为叔叔,说明白了呀,这是皇帝在夸我们呢。
高叹了口气,说,我再皇帝身边几十年,见过很多像你这样的,接到旨意当天还喜笑颜开的,第二天就掉了脑袋。
李大惑不解。
高解释道:
我一句一句拆开给你看:
你替太子办事?,你是谁的臣子?吃的谁的俸禄?这是谁的天下?受了委屈?,是谁人给你的委屈?你在和谁在争权夺势?
朕已经知道了,是说,你们不要以为我再深宫不知道你们做的那些事
再有,让我来传口谕,是知道我和你的关系,这是顺带提醒我,以后再敢在圣人面前给你和太子说半句好话,就是结党营私啊!
李必听完,大汗淋漓,大呼不好。
2.
我喜欢历史,是因为台湾的一个史学专家吕世浩。
他用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为什么要读史记,为什么要读原著。
故事讲的是张良桥下给老人家捡鞋子的故事。
在史记《张良传》中,原文一段是这样的: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你会说这不就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吗?
吕世浩是这样拆解的: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圮上,
就是悠闲瞎逛呗?
没有问题啊?有问题,要知道这句话的上一句是: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
就是说这家伙刚刚刺杀秦始皇失败,正在被满世界通缉,现在居然在优哉游哉地散步,酷不酷,牛不牛,厉不厉害?
我们接着往下看: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
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个普通老头,忽然拦住你,把鞋子扔到桥下,然后说小子,去帮我把鞋子捡上来。你会怎么做?
是我我也会揍他啊!
更何况是年轻气盛,刚刚刺杀过秦始皇的张良啊。
我的故事老师许荣哲曾经告诉我:
看文学,不要只看作者已经写出来的东西,更要看作者没有写出来的东西。
因为他年纪大,所以就忍了吗?
就算忍,那为什么不直接走开?
奇怪了,张良没有没有这么做。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遇到张良这样的角色,老头也没有想到,于是继续加大力度,继续试探。
父曰:“履我!”
看到高手之间无声息的交锋了吗?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张良的态度很明确:你不是要试探我吗,先看我能忍到什么程度?
好!我忍给你看,我跪着帮你把鞋穿好,看看你的反应。
父以足受,笑而去。
老头不但没有惊讶这个年轻人的试探,反而大笑而去。
这下轮到张良大惊了。
良殊大惊,随目之。
还没有完。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老头走了一会又回来了。
回来了又怎么了?!
问题是他怎么知道张良一定还在?
张良为什么还在?!
张良也知道这个老头一定会回来吗?!
孺子可教矣?——老头教张良什么了?!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交锋结束,张良服了。
好了,我不能在解读了,不然这篇文章就篇幅过长了。
你需要知道的有两点:
一是,吕世浩每一本书就是从史记中挑一篇文章,写成一本书;
二是,从此我爱上了《史记》,乐滋滋的抱着文言文的,一篇文章看一天;
一篇文章如何才能看一天呢?
吕世浩教了一句口诀:
读历史就是你要不断问自己,当角色面临选择,为什么他要这样选?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选。
3.
我忽然发现,阅读能力中,有一个清晰度的维度。
是说:你在读一段文字时,你对看到背后什么程度;
六神磊磊读金庸,我们都听说过;
他还写过一本书,叫《六神磊磊读唐诗》;
能拆解金庸,也能拆解唐诗,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有比我们更深的“阅读清晰度”。
这种阅读的清晰度还有谁有?
我发现很多大佬都有:
和菜头最近几天写了一篇文章《蒲松龄·<促织>好在哪里?》
他最后总结道:
蒲松龄写《促织》用了多少字呢?1400字。
在这1400字里,故事情节有5次转折,3次抗争,人物的命运不断升起又落下,一次比一次震荡得更深。
而人物本身还做了一个双线结构,明面上是儿子的变形记,从人变成蟋蟀,又从蟋蟀变回了人;
但暗地里却是成名这个人,一点点从一名木讷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标准的“俗人”。
他不单参与他原本痛恨的抓蟋蟀游戏,并且变成了这个游戏里的大赢家。
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成名的太太。
在故事的早期,她主导着成名的人生。
4.
和菜头看到了转折,对抗,双线结构,明面上···暗地里,象征意义··· ···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
让我们飞得更高一点:
-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张良的韧性?
-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这个人变蟋蟀的故事?
我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大脑中对于阅读的清晰度好像有了具体的层次:
- what,作者说了什么?
- how,他怎么呈现出来的,他用什么结构说?
- (隐藏的)他有什么没有说?
- (更深的)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东西,他文字背后的隐喻是什么?
司马迁当时正在刑罚的折磨中,他又不是张良的贴身陪伴,他不可能看到这么多细节,那他写张良的坚忍,是在写谁?
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绝望中写下这些怪力乱神,又是在写什么?
5.
阅读的清晰度这个标准衡量一个作者的实力。
马伯庸写《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写得是长安。
里面的人物,要么恨长安,要么拼了命想要留在长安。
主角张小敬,塞外第八团战死只剩8人,回到长安当差,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希望自己的战友的遗孤能留在长安;
崔器在塞外当兵9年,摘得敌首80余颗,他的哥哥还是散尽家财,走通关系,把他从边关调回长安当差;
每一集,每一个人人物,你都会看到他们身在长安,挣扎着,奋斗者,纠结着,爱着或者恨着。
但是,没有人离开··· ···
没有人能离开。
马伯庸说得是长安吗?
我觉得不是。
他说的是北京,是上海,是深圳··· ···是我们。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我是彭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