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

爱如寒炉火,弃若秋风扇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尘上弦

长日阴雨,微冷,宜古文。

初读《霍小玉传》,是在大学古代文学课后。课上,那位很酷的女老师讲到唐传奇,提了一下这篇故事,她说:“太易得到,也就太易舍弃。”她没有评价李益,也没有评价霍小玉,年轻的我暗暗厌恶霍小玉:洒脱放手不是很好吗?真正的爱,难道不应该是“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不牵绊你。只有让你拥有爱情,我才安心”?

课后向老师抛出这个疑问,老师淡淡地笑:“有时候,你以为的善良,对方以为是软弱。”我愈加困惑:爱情里也有善良吗?

时隔多年,我终于理解,爱情只是人性之一,有善良,当然也有残忍,有软弱,当然也有决绝。

霍小玉的故事并不复杂:名门出身的新进士李益来到长安,自诩风流,“思得佳偶,博求名妓”,在媒婆鲍十一娘的引荐下,见到了霍小玉。霍小玉是霍王的小女儿,因母亲出身婢女,霍王死后被赶出王府沦为艺妓。霍小玉担心自己身份低微,不能与李益长相厮守,李益在白绢上写下永不相负之盟约,“引谕山河,指诚日月”。于是,霍小玉于李益日夜相从两年。之后李益授郑县主簿,离别之时,霍小玉自知李益终会迎娶名门闺秀,提出心愿:愿向李益求八年相爱之期,“一生欢爱,愿毕此期”,八年后李益可娶,自己则出家。李益惭愧又感动,明言自己一生只爱霍小玉,会在八月来娶。

李益回家省亲,得知母亲已为他订了表妹卢氏的婚约。李益不敢推却,便自己背弃盟约,遂与霍小玉断绝书信及往来,并拖延归期、自秘行踪,想以此断绝霍小玉的期望。

霍小玉日思夜想,忧郁成疾,多方打探,资财用尽,变卖妆奁,请求知道李益的消息。而这年腊月,李益回长安准备成亲。崔允明不忍,告诉了霍小玉,霍小玉宴请亲朋,只愿见李益一面,李益始终不肯。长安朋友得知,对李益多有责备。一天,一名黄衫豪客用计将李益带到霍小玉家,霍小玉举酒杯倾倒在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徵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简而言之:我如此薄命,你如此薄情,我的死都是因为你,今日永别,我死后必定化为厉鬼,使你的家里永无宁日。”李益成亲后,时常见到妻子红杏出墙,便虐打卢氏以致休妻。李益三娶妻,多个侍妾,都因为疑心红杏出墙,终生不得安宁。

若是寻常情爱故事,才子负心,佳人郁郁而终便罢了。这也是这个故事的蓝本——现实中的唐代诗人李益原本与霍小玉的故事结局。然而,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不甘,给故事加了一个触目的结局:心心念念想见李益一面的霍小玉,原不是含泪微笑,祝福白头,竟是当面诅咒。诅咒负心的李益永无宁日,也是诅咒自己宁不往生,化为厉鬼。

若是李益不肯娶霍小玉,那么我们大可以用“齐大非偶”来为李益开脱,指责霍小玉耽溺于情爱,不懂得“门当户对”。然而,故事里霍小玉在李益奔赴仕途时已经言明:自知此生无法嫁娶,只求八年情爱,此后君三妻四妾、我披发出家,各自奔于各自路。霍小玉何其清醒明白!

李益呢?本就是自荐枕席的娼妓,得了温存足矣。母亲安排了出身更好的卢氏之后,李益采取了我们通称的“冷暴力”。按他的想法,他断绝联系,同时让朋友们都对霍小玉守口如瓶,时间是最好的药,霍小玉自会遗忘了他。当然,最好等霍小玉主动提出“与君相决绝”,李益大可洒泪书一首情意绵绵的诗歌,控诉霍小玉“娼家无情”。

李益低估了朋友们的情义,也低估了霍小玉的决绝。众人的目睹下,若是霍小玉泪眼婆娑“贺君娶娇娘”,至多,在无尽的闺怨故事中多一个身影。亦或者,抑郁而终后李益再做无数彰显自己深情款款的诗篇。霍小玉不。众人面前,我要控诉,我要诅咒!

新婚的大喜竟是笼罩着亡人的诅咒,美娇妻疑似已琵琶别抱。杯弓蛇影,惊弓之鸟,休妻、再娶、虐打、再娶……李益果然永无宁日。李益甚至出门就把妻子扣在浴盆下,贴上封条,每天回家看到封条完整才放心。可想,李益每每疑妒妻子的不忠,会不会想起霍小玉临终的诅咒,想起霍小玉拉着他的左臂将酒杯摔在地上,悲痛而绝。或者,想起蜜意绵绵的时候,也曾以臂为枕,温情款款,也曾指天为誓,此心昭昭。

汤显祖把这个故事改写为《紫钗记》时,改为卢太尉阻挠二人的爱情,黄衫豪客的帮助下两人冰释前嫌,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故事,可谓无味之极。如果所有的背叛都可以轻描淡写为“不得已的苦衷”,那么坚贞也就无甚意义。

霍小玉让我想起一部电影《我唾弃你的坟墓》。两个女性同样的可悲可悯,复仇之时同样的残忍坚决、手起刀落、毫不拖泥带水。

李益的《杂曲》里有一句:“有义即夫婿,无义还他人。爱如寒炉火,弃若秋风扇。”借采桑女之口说出:此身并非嫁君子不可,富贵又如何?只要有情有义,即是良人。然而啊,爱就如寒冷中的炉火,无尽的温暖、希望、期待,而舍弃,如同秋风中的扇子,既已无用,舍弃便是。想必写下这首诗时,李益已懂得了情,懂得了爱。

《轻薄篇》里,李益写:“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仇亦报恩。”经历了生离死别、人生起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之时,不要疑惑为何倾尽杯中浊酒,此中恩仇,不一而足。但心里的煎熬,何曾放过自己?

771年,二十多岁的李益遇见霍小玉。830年,八十岁的李益去世,六十年的繁华富丽、枯落成尘,不知李益如何回想这一段唏嘘往事。

809年前后,蒋防《霍小玉传》问世。长安锦绣,茶楼上,说书先生执板咿呀时,穿梭不停的客人听着这一本尘世传奇。或许,有寻花访妓的书生大骇:莫不是堂前礼部尚书李君虞?

只是霍小玉终究没有原谅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