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先秦诸子——你不知道的“墨子”

2020-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啾啾大侠zZ

      墨子,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名字,从小到大在课本里,老师的课件里多多少少会提起过他,他不就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非攻”、“兼爱”、“尚贤”嘛。没错,但你仔细想想,除了这些你好像对他又不是那么了解,今天呢,就给大家讲讲有关墨子的一些小故事。

1.

  墨子,我们可以称他为“挑战帝国的剑侠”,为什么会这样称呢?是因为墨子是一个剑侠,一个大侠客,他的门徒里面也有很多的勇士,《淮南子》上面有一段话: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意是是说墨子的门徒之多,只要墨子指挥他,跳到火海里面去,在刀阵里而赤着脚走路,他们都不怕。

后来孟子讲到,有几个侠客在练武功的时候,说“不肤桡,不目逃”,你用刀刺他的皮肤,他的皮肤不会打皱,用刀尖对着他的眼睛刺过去,他的眼睛都不眨,要训练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说,这有一点黑社会,有一点恐怖组织的味道,恐怖组织训练营。当然这是不恰当的比喻,但是可以想象到墨家这样的一种精神,一种风格。

而儒家是儒雅的,谦谦君子的形象,两者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墨家学派也是一个非常讲究吃苦的学派,以“自苦为极”,就是自己把自己折腾得越痛苦,他越觉得自己高尚,越苦越高尚,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厘跟着墨子许多年,苦到什么程度?手足胼胝,手上和脚上全都是老茧,吃的是最粗糙的食物,穿的是破破烂烂的衣服,连老师墨子看到他都心里非常难过。有一次,墨子把他叫来,说看他太苦了,请他吃顿饭,于是给他弄了很多的大鱼大肉,让他好好吃一顿,禽滑厘当场就感动的哭起来了,并发誓以后一定要跟着墨子好好干活,挣来的钱都交给老师。墨子一听就很高兴,因为他非常有吃苦精神,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符合墨家学派的风格。

3.

      在政治方面,墨子代表的是诸侯阶级,因为在他眼里是没有周王的,这是他的政治理论,也是他的政治态度。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政治秩序里,天子拥有的是天下,诸侯拥有的是国,大夫拥有的是家。所以可以说秦国,魏国,楚国等,却不能讲周王国。因为周王朝,周天子面对的是天下,大夫拥有的是家。墨子眼里没有了周王,所以也就没有了天子,没有了天下。

天下这个词有两个概念,一是政治的概念,就是周王统治的地方叫天下。还有一个是天下所有的人,是一个范围的概念。

在墨子的著作里,多次提到的“天下”都是第二种。比如他说“天下的君子”,不是指周王朝这个天下,而是指所有的君子。

而“国家”这个词,在他著作中出现了81次,这个词在他之前是没有的。《论语》里面出现了23次“天下”,“国家”一词是没有的。“国”和“家”是分开出现的。而墨子把“国”和“家”合起来,用来指代一个政治的实体,显然,可以进一步说明,在墨子的眼里,周的天下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拥有的只是诸侯,只是有权力的大夫,“国家”合并起来变成了一个政治的概念。

所以,今天的“国家”一词,就来源于先秦的诸侯的国和大夫的家,指代的是一个政治的势力范围,就是从墨子开始的。可以说明,他是站在诸侯的立场上给诸侯解决问题,是诸侯的理论家,而不是站在天子的立场。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你忽视天子,心中没有天子,那到处都是诸侯,天下该如何统一?这时候,墨子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讲,没有人有这个勇气,他提出用选举的方法,来选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个是太天才,太大胆的想法了!如果以他这个角度来讲,他简直可以和近代的资产阶级思想相媲美。在中国这样的一种文化传统里面,出现这样的思想,简直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他偏偏提出来了。这种勇气和胆量,不仅是血气之勇,更多的是义理之勇。在《尚同》这一篇里面,他讲:

  “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

此后中国几千年,没有人敢提出来,一直到孙中山,才提出了“民选”。选择范围是天下,条件是贤良的。圣知的,辩慧的,完全不涉及出身问题,血统问题。

所以,墨子在政治方面的理论思想可以说是超越同时代人的,是了不起的!

      禅宗有一个比喻,说,假如你问我月亮是什么样子,我就用手指指一下,告诉你月亮在哪个地方。你不要从我的手指上去找月亮,你应该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去看。如果你一直拘泥于我手指,你永远不知道月亮是什么。

这是禅宗里面非常有名的一个比喻,叫“指月之喻”。

真正的知识,关于墨子的,还是孔子,老子的,他们的思想都在他们的著作里面,不在这短短的一篇里。

而这只是那个指月的手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