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二章依恋理论的基础
心的成长,源于另一颗心的滋养
公元1196到1250年的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了一个残忍的实验:他命令保姆和护士喂养婴孩,帮他们洗澡,但是不准对他们说话,因为他想要知道,在没有人跟婴儿接触之前,婴儿开口会先说出哪一种语言。是最古老的希伯来语还是希腊语或者拉丁语?又或者是他们亲生父母说的语言?最后,他徒劳无功,因为所有的婴儿都死了。
一、约翰、鲍比:亲密、保护和分离
英国精神医生约翰·鲍比(John Bowlby)在几百年以后提出了关于婴儿依恋的核心理论,解释了婴儿死亡的原因。鲍比认为,儿童对其照看照看者的依恋具有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作为动机(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包括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和利她动机。在这里指亲和动机)系统的依恋,其原始的本性来自于婴儿绝对需要保持自己与照看者之间的身体亲近,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的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儿确实能存活下来。婴儿离开其他人的保护几乎存活不了。鲍比提出的依恋行为系统是由进化“设计”的,用来提供成功存活和繁衍的几率,依恋系统作为人类遗传程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并不比进食及交配小多少。
面对威胁和不安全,婴儿依靠本能指引的三种行为模式:
一是寻找、检测,并试图和提供保护的依恋对象——或者是一个微小的依恋对象层级系统中的一员——保持亲近。
向依恋对象哭泣、粘缠、呼唤还有爬向她们(生活中妈妈咋打孩子,孩子还是会哭着找妈妈),这些都是年幼儿童建立安全的亲近性,而表现出的根深蒂固和与生俱来的技能。
二是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使用。
儿童从“安全基地”开始,去探索其他陌生的环境和体验。依恋对象作为儿童的“安全基地”,在儿童探索过程中,会回到依恋对象身边待上片刻“加加油”,再开始自己的新一轮探索活动。依恋对象在儿童需要时提供保护和支持。
三是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的时候逃向此处。
人类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要寻找一个觉得比自己“更强壮或更智慧”的人的陪伴,从而获取安全感。影响婴儿存活的内部及外部的威胁、“危险的自然线索”(比如黑暗、大的响声和不熟悉的环境),以及实际的或即将发生的与母亲的分离,这些都会引发儿童寻求亲近,这是依恋行为的显著标志。鲍比认为,身体上的亲近不仅有其自身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表明那个可以安慰自己的照看者是可获得性的(身体上的可接触性,情绪上的反应性)。
依恋行为的目的:不仅是要从照看者那里获得保护避免当前的危险,而且还要一再地确保照看者持续的可获得性(想你时你在眼前?作为成人,在心中构建的依恋对象?)。
鲍比认为,儿童对照看者可获得性评估是关键,儿童对当下的评估,主要根据过去对照看者可获得性的体验而定。另两位研究者也提出,依恋系统的设定目标首先不是空间距离的调节共读(想你时你在天边),而是“感到安全”——是一种主体的状态(想你时你在眼前),这种状态不仅随着照看者的行为而发生变化,还会随着儿童的内在体验而发生变化,包括他们自身的心境、身体状况、想象等。
研究发现,由生物需要驱动的各种依恋表现,不仅仅限于儿童,它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在遇到危险时,我们都会去找那些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危险越强烈,我们越渴望和人联接,通常是通过皮肤与皮肤之间的接触,获得实实在在的亲近。对于婴儿亲近是存活的基础,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以及成人而言,通常被体验为一种情绪的需要(怎么理解?)。在一生的生命历程中,我们都会倾向于监测着我们最依恋的对象,他们的身体和情绪位于何处——也就是可接近性和反应性(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或者身体的微语言能够判断对方的情绪,判断怎么和对方相处,应对?)。
对其他人的亲密关系是一个枢纽中心,人的一生都围绕它而发展。
鲍比提出:儿童和父母持续的、每天都进行的互动更能影响心理的发展~~。
二、Mary Ainsworth:依恋、沟通和“陌生情境实验”
Ainsworth最为重要的是她发现先天的、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实际上是具有可塑性的;个体依恋行为在品质上的差异和照看者的行为差异有关;依恋研究范围从原先只关注亲近性扩展到其他方面,比如儿童对照看者预期的影响——这些预期最终会凝结在被鲍比冠名为“内部工作模式”的心理地图和表征中;Ainsworth最早开始陌生情境实验,用来研究婴儿—父母关系。实验研究发现了三种不同的依恋模型。
一是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感到安全时,能随着自己的冲动去探索周围环境,在他们感到不安全时,能自然从联接中寻求安慰。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接让他们几乎瞬间得到安慰,很容易继续玩耍。
婴儿的这种灵活性和复原力似乎是和母亲互动的产物,这些敏感的母亲能够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发起的交流进行反应。一般而言,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一—但是母亲只在婴儿希望被抱的时候才这么做。这些母亲好像能够很顺畅地将自己的节奏与婴儿的节奏紧密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自己的节奏或安排强加给婴儿。通过这些看起来“足够好(good enough)”((使用Winnicott的用语)的方式,这些母亲的行为倾向于反映出敏感性、接受、合作,以及能提供情绪上的可获得性。
二是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的婴儿看上去对情境变化漠不关心。母亲的离开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地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探索着周围环境。他们这种明显缺乏痛苦的表现很容易被人错误地理解为平静。实际上,在分离场景中,他们的心率和那些看上去很痛苦的安全型同龄人一样,都是加快的,并且他们的皮质醇水平(身体主要的压力荷尔蒙)在实验过程前后都明显高于安全型婴儿。回避型婴儿表面上的冷漠一—以及实质上依恋行为的缺失一—都反映出一种防御性的适应。这些回避型婴儿,和那些被分离和丧失所创伤的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一样,都认定了自己想要得到安慰和照顾的任何主动表示都毫无用处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放弃了要求。
这些被评定为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会主动地拒绝婴儿想要联接的请求((Ainsworth等,1978),另外一些研究者后来还观察到这些母亲在孩子看起来很悲伤的时候,会出现退缩行为。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对身体接触的厌恶,以及在实际身体接触时的粗鲁唐突,都是产生回避型婴儿的抚养方式的标志。通常,这些回避型婴儿被母亲抱在怀里的时候,不是紧紧地搂着母亲或黏在母亲身上,而是显得松软无力的样子。
三是矛盾型依恋
Ainsworth的研究甄别出两种矛盾型婴儿:其中一种婴儿是生气的,另一种婴儿则很被动。这两种婴儿都对母亲在哪儿太过于迷恋,以至于无法自由地探索,对母亲离开的反应,也都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一其势头之猛,常常使得实验中常规的分离情境不得不中断。和母亲重聚后,生气型的婴儿,他们的反应是在主动表示要跟母亲联接和对她表达拒绝之间来回摇摆一表达拒绝的幅度会从挣脱母亲的怀抱到大发脾气。与此相反,被动型的婴儿,看上去只能很胆怯地或含蓄地向母亲寻求安慰,好像他们完全被无助、悲苦的状态所压倒,以至于无法直接地接近母亲。和母亲之间并不愉快的重聚,既不能缓解矛盾型婴儿的悲痛,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的时刻担忧。这就好像是一—即便当母亲在场的时候一这些婴儿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
Ainsworth发现,实际上矛盾型婴儿的母亲,她们的可获得性充其量也只是婴儿无法预期和不经常拥有的。尽管这些母亲并没有对婴儿表现出口头或身体上的拒绝(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会这么做),但是她们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不敏感。矛盾型婴儿的母亲很微妙的阻碍婴儿的独立自主(为什么?)。
在区分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时,Ainsworth发现,在依恋关系中,婴儿和照看者之间的沟通品质(?)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安全的双方关系中,婴儿清晰地表达自己在分离后需要安慰,表达重聚时自己需要在抚慰中放松下来,并且之后自己有准备继续玩耍的需求。母亲能精确地解读婴儿的非言语线索(他流着眼泪伸出双手要抱,他被母亲抱起来后贴紧母亲的身体,他最终在怀抱里坐立不安),并且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把他抱起来,温柔地抱着他,放他下来去玩耍)。这些顺序反映出一种调谐的沟通,这种沟通被描述为是合作性的,而且是随机应变的:一方发出信号,另一方就用行为做出应答,这实际上在说: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我能回应你的需求。
在不安全的双方关系中,沟通的品质很不一样。在和母亲分离时,回避型婴儿无法表达非常明显的痛苦,但是他们心跳的加速和皮质醇水平的提高,都间接地说明他们是难过的。同样的,在和母亲重聚时,他们也无法表达出对安慰的需求。简言之,回避型婴儿几乎抑制了所有要求联接的沟通:他们不会表现出任何想要亲近的欲望,而且看上去对母亲发起的任何富有情感的表示都充耳不闻。
矛盾型婴儿则总是截然相反,他们放大依恋的表达。几乎在陌生情境实验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婴儿就显得过分担心母亲的可获得性。他们与母亲分离时的痛苦极其强烈,重聚时得到的宽慰却少得可怜(主体性的?还是客体性的?)。可以说,矛盾型婴儿对依恋需求的沟通似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无论母亲是否在场、是否作出反应。
Ainsworth逐渐理解到,在陌生情境实验中,沟通模式的分化过程,反映出婴儿需要与各有其长处和弱点的父母之间,培养出尽可能好的依恋关系。“唯有联接!”Forster这样写道,但是要联接一—要建立依恋一—婴儿必须适应自己的照看者的特点。(?)
研究人员在家庭中观察到,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是非常敏感的,并且能做出反应,她们的行为会惊人地随着婴儿的行为变化而不同。Mary Main对这个发现做出解释,认为这就是“早期调谐”的见证(Main,1995,417页)。由此可以理解,安全型婴儿能够直接地跟照看者沟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好像他们知道这些沟通能够引发出调谐的反应。
研究人员在家庭中观察到,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会拒绝依恋行为:她们不具备情绪上的可获得性,对身体接触感到不安,当婴儿伤心的时候他们倾向于退缩。婴儿对母亲的拒绝表现出生气的情况很常见。对这些回避型婴儿来说,抑制关于依恋需求的沟通是适应性的一当自己的需求受挫时,婴儿这样做不仅回避了自己被拒绝的可能,而且也躲过了想把母亲推得更远的这种让自己害怕的愤怒。
观察中可以看到,矛盾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是已经给出了不太稳定的反应,只是其情绪上的可获得性是不可预测的。这种不可预测性似乎是母亲自身心理状态造成的结果,其心理状态过度地影响她们与婴儿调谐的能力(Siegel,1999)。由于婴儿从母亲那得到的反应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这些矛盾型婴儿只好采取持续的、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依恋需求,好像继续施加压力,就有可能继续得到照料。
除了以上三种依恋模型,Ainsworth的学生Main发现了第四种依恋模型混乱型/迷失型依恋。
四是混乱型依恋
Mina假设,当依恋对象不仅被婴儿体验为安全港,与此同时也被体验为危险的来源时,就会导致混乱型依恋。儿童先天的预设是受到惊吓就逃向父母,但混乱型依恋的婴儿卡在是靠近还是避开这两个矛盾的冲动之间。这种可怕的“生物学上的两难境地”会导致混乱或者迷失。Mina认为,导致婴儿混乱的原因,是在儿童与那些令人害怕、遭受惊吓或解离的父母之间互动出现的。混乱型依恋是儿童体验到“无法解决的恐惧”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策略上的瓦解。
三、依恋为什么这么重要?
研究发现,具有安全型依恋史的儿童,与不安全依恋的同龄人相比,在更高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尊、情绪健康,自我复原力、正性情感、主动性、社交能力,以及在游戏中有更集中的注意力。在学校里,那些具有婴儿期安全依恋的儿童,常会得到教师温暖的、与其自身年龄相符合的对待。但是,回避型的儿童(看上去经常是闷闷不乐的、傲慢的或者对抗的)容易引发出别人愤怒的控制性的反应,而矛盾型的儿童(看上去经常既黏人又不成熟)容易被过度宠爱,被当做更小的孩子对待。常常会看到回避型儿童欺负其他孩子,而矛盾型儿童经常是被欺负的孩子;安全型儿童既不欺负人,也不会被人欺负(?)。
如何理解这些研究发现仍然没有最终结论。最初的关系可能有持久性影响,是因为最早由父母塑造而成的儿童的行为、沟通以及情感调节的原始模式,在儿童后来与同一父母的持续关系中被维持和强化。从另一方面去看,也可能是因为那些由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编码整理出来的依恋模式,作为心理的结构化模式被内化的结果。
最初受生物因素驱动的互动,在心理上会以心理表征形式保存下来,并将持续一生,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和主观体验~~。
依恋理论会怎样继续发展?下一章, 《Mary Main:心理表征、元认知和成人依恋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