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财经内参

央行货币发布一季度政策报告,政策转向?

2018-05-15  本文已影响8人  锦绣岷江

​5月11日,央行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从本次报告上来看,大体有几点超预期的变化:

其一是:从此前的“把握好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改为“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平衡。”已经把“去杠杆”去掉,回到“调结构”。

其二是:“削峰填谷”这个关键词这次也去掉。

我们认为,把去杠杆改为调结构,反映出当前监管层对于宏观杠杆率的态度已经出现重大变化。也即是由去杠杆转向“稳杠杆”。

从过去三年来看,货币政策在转向稳健中性之后,整体流动性压缩,无论是从房地产健康稳定长效机制来看还是从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压制来看,主要市场的流动性都出现收缩。特别是高杠杆领域都开始逐步退潮降温,金融投机的空转现象开始出现好转。

伴随着2017年企业盈利能力的回暖,整个宏观杠杆率的增速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根据央行的测算,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50.3%,较2016年上升2.7个百分点,比2012-2016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年均涨幅收窄10.8个百分点。

我们注意到,此前423政治局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从本次货币政策报告上来看,整体基调大体延续423政治局会议的方向。

近期我们可以看到的是4月CPI同比1.8%,再次回落到“1时代”。除了4月猪肉价格同比跌至-16.1%的水平之外,从民间商品大蒜的价格来看,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历过2016年被形象地称作“蒜你狠”的价格高峰后,今年的大蒜价格却“狠”不起来。4月份,全国大蒜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同比下跌59.9%。个别产区大蒜价格一度跌破十年来最低点。

除了CPI之外,从中国的核心通胀率来看,当前也基本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环境下再继续压缩宏观杠杆率,制约流动性的话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虽然外围美联储仍然在快速加息通道,但是在外汇大体维持稳定的情况下,中国需要做的倒不是急于跟随外围加息,相反考虑到后期外汇占款可能部分流失,以及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有必要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来维持经济的韧性。

12日,官媒刊发专家文章指出“由于2018年4月份已经调低法定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年内或许仍有0.5个百分点至1.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

基于423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思路,后期央行货币政策上虽然主体基调仍然维持稳健中性,但是相较于过去一两年来看,流动性出现适度放松,进一步降准投放流动性的概率仍然较大。所以,从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内容看,短期有利于刺激市场对流动性改善的预期,中长期来看,流动性边际改善会是大概率事件,整个金融市场的潜在流动性有望增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