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

社会认同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38人  戴老师成长记录仪

   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想法了,今天的文章,我就继续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考,今天和你分享的关键词:社会认同,好的,我们现在开始:

第一、  什么是社会认同

   什么是社会认同,其实这个和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是一样的。就是人类当遇到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的时候,人类会按照别人的思考和行为而去思考和行动。

比如说,假如,你突然在路上去跑,接着来了第二个人来跑,于是跑的人越来越多,一旦你问其中一个人,问他,你为什么要跑啊,他会告诉你,前面那些人也在跑啊。再比如说,当你去逛商场的时候,你经常会看到一大群人,围观在一起来买东西,当你问其中一个人,你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啊,你看他们都在买,肯定是价格很实惠的,这些就是社会认同的现象。

那么人类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基于人类的本能,为了让自己活下来,原始人都是以群体的形式来进行生活的,一旦其中一个原始人说,那个山头说有老虎的时候,要马上离开这个山洞,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只能听从这个原始人的话语,离开这个山洞,至于是否有老虎,原始人他们不管,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活下来的方式。

第二、  什么情况下容易社会认同

   那么什么情况下,人的社会认同现象更加的容易发生呢?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当一个人感觉到压力很大,感觉到很累,面对一个事情或者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没有这方面的认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社会认同的现象会更加的严重。比如说,在网络上购买一个商品,你对这个商品一点了解都没有,那么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呢?很简单,你会看看别人对于这个商品的评价如何,这个商品的购买量如何,于是就有很多商家,为了让自己销售量加大,为了让自己得到好评,让客户给自己点好评,提高自己的口碑,提高自己的销售量。

  第二个方面,曾经和你分享过,我们人类有某种行为,在大脑中,肯定是有某种模块系统,暗示,行为,奖赏,一旦一个人的某一个行为,得到外界的奖赏的时候,那么这个行为就很容易得到别人模仿。比如说,我带着我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去玩,突然之间,和这个邻居的孩子,想要吃糖,家长不同意,于是这个孩子哭啊,闹啊,甚至在地上打滚啊,最后家长受不了,给孩子买糖了。后来我知道,只要这个孩子到这个地点来玩时候,就想要吃糖,这个地点就是暗示,各种哭、闹等手段,就是孩子的行为,最后得到糖,就是一种奖励,这种行为如果被其他孩子知道了,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从众效应,他以后也学会了这种要求糖的行为。

   第一个方面是从一个人的内在的角度上来,就是人感觉到很累,压力很大的时候,更加容易从众效应,还有一个就是从别人的角度,一旦别人的行为得到奖励的时候,那么其他人从众效应的行为就更加的容易发生。

第三、  我的思考

   接下来,我想要谈谈我的一些思考,第一个方面,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孩子的家长,只要是对方是好的行为,好的现象,很简单,因为我们想要让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就必须要这些现象不断的传播,传播再传播,甚至将这个好的方面进行放大,那么面对哪些做的不好的方面,能够制止就去制止他的发生,更不能够将这些负面的信息进行传播,更不要因为受不了这种行为,给予孩子这种行为的奖励,这就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加强了这个现象发生,这个行为的发展。

   那么对我们自己而言,对于家长而言,我们要关注事情的本身和行为,无论是否有奖励,我们也要将这个行为和现象告诉孩子,“这些行为是良好的行为,这些现象是好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你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得到了奖励的时候,就如同前面孩子各种哭、闹,想要得到糖果一样,要么就远离这样的行为,要么就和孩子谈,这种行为爸爸妈妈不喜欢,如果你的真的肚子饿了,真的想吃东西,你只需要学会表达就可以了。

   总之,既然人类有这种社会认同特点,那么作为我们成年人,甚至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要这种良好的行为不断的放大,再放大,让不好的行为,避免其发生,同时,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给予孩子奖励和反馈,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不反馈,要反馈也要说明这个行为的不好的原因,以及今后应该怎么去做,好了,今天的文章,我就和你分享完了,期待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