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产品青年0岁的产品经理PMidea

新人如何选好产品经理培训课程

2014-12-07  本文已影响1204人  kathy琳

         从工作到现在,系统地参加过三个机构的培训课程,一个是线上的,两个是线下的,均为期两天。产品经理的市场培训课程目前如日中天,就像一个巨大的泡沫,跟产品经理这个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国内的产品经理行业相对国外而言起步晚,职能划分不明确 ,任何行业任何公司都可能有一个叫PM的职位,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导致产品成了一个入门门槛低,收入还颇高的职业。

         面对火爆的产品培训,希望通过我的分享给大家一个筛选的参考依据,文末有彩蛋。

        原则一:能参加线下的培训,绝对不要线上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产品经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线上的效果不如线下。产品经理是一个对情商要求很高的工作,同时是一个需要懂很多的东西的工作。线下的学习能更方便提供你和同学们一起碰撞的空间,同时,真正的产品培训不是口号和概念,对方法有要求。线下的学习,老师能很快发现你的问题。目前培训行业老师的能力也参次不齐,有些老师可能懂很多,需要你跟他面对面交流才能获得他的知识。当然,如果是入门的产品需要对产品的概念有一个了解的话,可以先购买线上的课程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了解产品的基本工作内容,以及一些产品思维。毕竟线上的课程费用相对线下便宜很多,现在产品的培训还是蛮贵的。不能结构化的讲产品的课程都不是一个好培训。

       原则二:只说不做的课堂不是好培训,建议交钱之前问清楚,土豪随意,多听肯定没坏处。目前很多线下的产品培训干货其实还是很多的,资深的产品经理们做个PPT,然后对着学员们讲两天就OK了,就完成培训,可以出师了。这种课堂培训的更多的是产品经理们这些年的经验,对于没有实际经历过的新手PM而言,一是没法领悟到其中的精髓,二是效果不明显,无法检验其正确性以便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没有实际的应用,学员们在学习过后很快就容易遗忘。产品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等到遇见相似问题的时候,可能早就忘记了正确的处理方式,前辈们总结出的方法也只能悲剧的留在笔记本中。如果能有及时的练习和反复的应用,产品培训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一点三节课(微信号sanjieke)做的很好,北京的童鞋们可以关注微信申请听课的邀请码哈,帝都就是强大。我不是托,我只想给爱学习的产品提供一个好东西(请叫我小红帽^-^)

       原则三: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能提供好的学习导师或者小伙伴们。一般的产品培训培训结束了就不管了,问的问题也爱答不理,这个也是能理解,毕竟商业的市场就是这么浮躁。但培训跟听讲座不一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后期仍然需要陪伴跟指引。

       培训肯定是要花钱的,也有不花钱的哈,就像三节课,简直业界良心。但是培训能让产品新人们不用再闭门造车,走弯路,个人还是很希望有更多的培训的。只要合理收费,都是值得的。希望各位新人们进步快快。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培训。(在我大学毕业之前,觉得一切培训都是骗人的。到现在只要能通过培训提升的,我都会去听听。因为我发现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

          -------------------------------------------------------------------------------------------------

         上文说了我参加了三个培训课程,现在我打算把我整理出来的内容贴出来,一个多月没更新内容了,希望每次更新都能给大家带来点干货。

         第一个培训是线上的,主要是了解产品的基本框架,课程号称有115课,听到这里懂得人请自己YY,废话肯定不会少。我没有看完,30%都没有看完,准备寒假继续看一下,产品重在多听,这个阶段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个阶段是为了找产品工作学习的。后来确实在完全没有产品经验的时候找到产品助理的工作了。现在想想真是再一次验证了产品经理的泡沫。

      第二个阶段还是花钱参加的培训,线下的,当时正值我跳槽到一家做餐饮020的公司,对产品设计,沟通,数据一堆不懂,之前做产品助理埋得坑啊,基本功不扎实。贴一些我这次培训的知识吧,这个就是纯理论的,参加完后,没有太多感触,但是有些理论我现在在慢慢验证。但是老师说的一句话很正确:所有的培训,不可能都是干货,都是你需要的知识点,只要能够吸收到其中几点,就是一次好的培训或者分享。

      总的来说:入行越久的PM,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丰富,以及知识点的扩充,会在一定的积累后爆发。对需求的把握、对新知识的理解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此之前不要着急,要学会沉淀和积累(目前我还没飞跃,哈哈,只是这个道理在其他地方也一样,所谓熟能生巧,产品千万不能浮躁)

      入门的PM更多的是做画原型、写需求文档,跟进项目的工作,再往后期,还会涉及到产品的整体规划,需要具备市场、UI、技术原理的知识。再往上走,就可以进行战略的规划,资源调配。说说我在这次培训中收获最深的几点:

1、对知识的积累。很多产品都是非技术出生,如何积累技术原理的知识是一个难点。对产品的积累莫过于实践跟听别人说的看别人写得。对技术的积累门槛更高也需要付出更多心血(还在学习中,经常跟技术请教是最快的。可惜妹子不会卖萌,好哀伤)

2、产品策划的逻辑。产品需要去还原产品本质,了解市场环境(市场环境会影响到战略方向),目标用户(哪些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目前是怎么处理的,主要是分析用户的使用情景,使用频率、使用习惯,充分了解用户需求,采用合适的用户调研方法获取需求),竞品情况(竞品资源(内容、外在的推广合作等),功能特色(针对哪些人哪些场景),体验上如何(体验上要考虑到成本),竞品分析框架:功能对象、使用目的、使用场所、使用时间、用户群特点、解决问题的手段)

3、产品切记闭门造车。闭门造车有可能技术实现不了,也有可能不能配合运营团队后期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运营,甚至不是管理层想要的东西。多跟各个部门沟通。

4、产品设计的流程:罗列信息-信息结构图——>梳理需求,产品结构图——>原型设计,灰模AXURE——>产品用例——>产品功能流程图——>PRD文档(个人觉得这个不是很合理,实际情况往往会穿插着来)

5、产品的迭代。这是一个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实现需求的过程。需求来源很多,各个部门的需求,领导的需求,产品的需求,可以建立一个需求池,将所有需求进行优先级划分。

      刚才说到我验证了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一旦PM把产品数据项列出来了,就能发现其中的流程问题。所以,一定要先将所有的数据项列出来,先检查一遍,也就是将PRD中的部分东西提前写了。

     说说我的第三个培训,也是我认为干货最多的培训,还是线下的,这次是免费的。也是我上面跟大家推荐的三节课的课程。纯粹是看到朋友圈的链接,就去了,很多惊喜。继续彩蛋。对于PM而言,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对需求的把握。新人参加培训,无非就是培养自己的产品感觉,讲不好这点的都是耍流氓,而目前大部分的培训机构都流氓。三节课教的是产品的工作流,从需求的分析到产品的策划完成,以及后期的产品运营。继续贴我认为精华的点。

1、发现用户需求。相信很多互联网公司干产品的新手都是接到需求后直接实现,不需要对需求进行更多的判断。而脑暴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的。我在这里学到的最实用的就是脑暴的正确的分析方式,确定用户((白领/学生/家庭主妇))在什么场景(上班/开会/聚餐)在干什么(订餐/购物)会产生什么问题(送餐延时/支付失败),如何解决?再通过(深度、广度、频率、ARUP值确定需求面),通过这些目标人群的行为特征结合其基础特征分析其心理特征,从而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产品最终是满足其心理需求。结合已有的心理分析,对需求进行场景强化,挖掘需求,找出最重要解决的一到三个需求。最终满足的需求可以提炼成一句话的卖点。这个逻辑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是不存在的,以后需要强化。

2、功能点设计。模拟用户使用场景,推导出核心功能点,将用户角色和功能分析关联起来。围绕功能找上下游核心功能(不可或缺的功能),并制定出每个核心功能点的考核指标。每个功能点都存在流程。根据核心功能梳理出核心流程,再完善细节流程。一个流程就是一个任务,流程越短,体验越佳。(我在以往的产品设计中,不会考虑产品的考核指标,需要加强,至于对流程的理解,流程短了,跳出率或者用户被打断的机会就少了,体验自然会更好)

产品做减法的几个点:1、与核心用户群没有关联的 2、长远看来,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3、不是现在需要,可能以后才有用的 4、在没有足够用户群之前,肯定不会有效果的5、用户需要学习才能懂的(这个目前还是没用使用到)

3、产品运营。产品运营核心是在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内,产品价值最大化。在我以前的产品工作中,缺少对运营这块的理解。一个产品诞生了,正常会有一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跟企业的、自然界的生命周期的规律是一样的,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哲学啊。在产品的探索期,应该大力去挖掘、发现和培养种子用户,随时监控用户增长数据以及每一步的数据,正常的产品都会有自然增长数,运营好的产品在经过一个探索式的增长期后,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数据的监控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一段时间的数据才能说明问题,根据数据进行产品迭代。总而言之,不管用户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都是有原因的,数据运营就是找到核心本质原因,放大有力条件,缩小不利因素。

4、客单价。ARPU值也叫客单价值,提升产品的收入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ARPU值达到。在我们日常的应用中,最明显的就是电商,通过各种方法去增加客单价,比如当当的满39包邮等。理解这个原理,在我们以后的产品设计中就可以更有目的去进行产品的设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