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跟16岁儿子探讨“哲学三连”后,我识趣地闭上了嘴

2020-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幸福双翼家长学堂

作者 | 潘晋峰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山西晋州

16岁儿子不给我践行的机会

自信心的课程到尾声了,回顾这三个多月的学习历程,真像在一场山林中的穿行,有山重水复看不见路径的困惑,也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惊喜。

开课之初,我对这门课就抱着极大的希望,因为儿子的学习问题,让我非常焦虑。

期间,一个学姐跟我交流了几次,帮我剖析了儿子的现状,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儿子的各方面状况思考,又听了老师的辅导和案例分析,我很确定:我和儿子的自信心都很低。

所以,我非常迫切地期待着自信心的开课。

老师在辅导课中教给我们学好课程的步骤:学习原理——觉察现状——践行改变——记录分享。

前两步完成得比较顺利,可是第三个步骤很容易卡壳。

有一次课后践行,是要对孩子综合运用341肯定法,我觉得这个践行还算容易,因为以前儿子做的好的地方,我也会给予赏识夸奖。

可是,16岁的儿子一开始竟没有给我一个完整的践行机会。

儿子除了给我讲过一次说他玩网络小说游戏的感受之外,并不想把他宝贵的时间多给我一点。

一开始,我也找不到他其他值得肯定的地方(我的觉察能力有限),但是为了增进亲子关系,为了给他正向感觉,有一段时间,我努力刻意搜寻他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开始,可能我的表达不自然,我肯定的事情,在儿子看来都不值一提,听到我拙劣的肯定时,他就似笑非笑地“呵呵”而过。

不过,就算我的肯定有点拙劣,孩子其实还是挺享受的,我看到,儿子烦躁的频率,肉眼可见地在减少啦!

 

儿子这个细微的变化,让我备受鼓舞。

多门作业齐催交,儿子紧张又烦躁

有天晚上,儿子刚上晚自习,我正在写践行,数学老师的微信消息过来了,让儿子交作业。

我赶紧把消息给儿子看,儿子正在写历史作业(马上要收的),一边很无奈地吩咐我告诉老师,说下了这节自习就交。

他一边继续写作业,一边愤愤不平抱怨老师在这个节骨眼上要作业。

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就把数学作业发给我,要我转发给老师,我担心他忙中出错,跟他确认过后,就发送了。

给他发完作业,我继续写践行,还没写几句话,英语老师的消息也过来了,说他笔记缺了最后两条,写得不认真,要他马上重新写好补发。

上周英语老师就反映过,他交上去的作业都是应付,我也和老师保证过要监督儿子认真学习的,可是没做到。

儿子根本不允许我过问,怎么监督呢?我怕老师生气,赶紧又把英语老师的消息拿给儿子看了。

儿子放下正在做的历史作业,赶紧翻出英语笔记飞速补写,一边愤愤不平地埋怨老师“鸡蛋里挑骨头”。

英语还没补完,数学老师又发来一条语音,并用文字指示儿子马上听语音。我把手机递给儿子,对他说“你看怎么处理”,就识趣地退出他的房间。

下午最后一节是空堂,他本来可以从容认真地把作业做好的,然而他一直在玩手机,英语笔记抄写不完整,数学作业也没写好,还忘记了交。

中途我提醒过他,如果有作业先完成作业,他嫌我烦,现在让他自己体验和面对吧!

 

想想就知道,他此时正是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我到他房间,看到他把手机放在侧面,正在看数学老师的那条翻译成文字的语音消息。

我心里赞许他的机智,也感觉到他的情绪烦躁又沮丧。

那一刻,我忽然察觉到,儿子此时不正是需要我的理解、接纳和支持吗?

于是,我平静地问他:“是不是感觉手忙脚乱、心里烦躁?”他点点头。

我温和地说:“事情已经这样了。不要慌,也不必烦躁,平静下来,努力补救,做完一样再做一样。”

他抬起头来,答应一声“嗯”,语气和神情里有着明显的感激。

我再次离开了他房间,让他自己安静地去处理。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又想起来,地理老师要求下午打印的卷子第二节晚自习就要做,他告诉我还没打印好。

我问明情况,原来他没放到优盘里,想着他此时的处境,我心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我知道,此时不是袖手旁观的时候,我马上打电话给爸爸,要他立即回来打印试卷,同时我吩咐儿子赶快把试题放到优盘里。

还好,最终赶在用之前打印好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给我发过来修改过的数学作业,显然按老师要求和指导,补充了详细的解题步骤,我给他重新交上去了。

弄完三科的作业,他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说饿了,但是还得四十多分钟第三个晚自习才能结束,没有时间吃饭。

我给他冲了一碗奶粉端到他房间,再给他准备晚饭。

他吃过晚饭后,我说:“你看今晚的手忙脚乱、被动狼狈状况怎样能够避免再次出现呢?”他说知道了,不会再有下一次了。

我再次问:“当出现今晚这种让人慌忙乱和烦躁的紧急状况时,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迅速补救是不是也比发牢骚更有意义?”他说是的。

相信这个“是的”的回答,是他的切身感受。

最后我又说:“我理解你是一整天不停地上课学习很累,想玩手机放松放松。可是怎样能够把上课写作业、休息和娱乐协调安排,既不影响学习质量,也能玩的开心,你考虑过吗?”他说他在考虑。

这场忙乱我当然知道它不是意外,而是儿子过分热衷玩手机、忽略了作业导致的结果。

可是,我知道埋怨和指责没有任何作用,尽管我在心里叹气,但唯一能做的只有——及时觉察,接纳他的失误,站在他背后给他情绪上的稳定,心理上的支持,协助他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改变,在反复中前行

随着我笨拙的肯定,不知不觉中,儿子有了让人惊喜的小变化。

有一天我发现,以前假期每天早上签到,都是要我喊他起床的,而这个寒假,几乎都是他主动起床去学习的。

而且,只要是老师在线上课时间,他总是在电脑前坐着,即便坐累了,走神了,偷偷玩一下手机,也不会离开电脑去沙发上,他说这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

我抓住这两点,毫不吝啬地给他最真诚的肯定。

学习了心灵成长阶梯图之后,我对于全方位、更灵活地肯定儿子,有了更得心应手的体验。

 

有一个周日,上网课的儿子也休息,于是,他从早上不到7点起来就拿着手机玩。

一会儿打游戏,一会儿看小说,一直持续到吃午饭,还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没有一点要学习的意思。

以前,看着他浪费大清早美好的时光玩耍,我都会干涉,一般是连哄带劝让他去读一读有益的课外书,吃早饭时和他聊聊看的书,也是检查他有没有用心读的意思。

如果他一整天地玩手机看电视,我就会焦虑发火。现在我不会很焦虑和发火了,不过心里还是有一丝不舒服的情绪的。

说真的,我很希望他能和我一起听听我学习的课程,或者去预习和温习功课,再者去读一读家里那些纸质的名著。

但是,这些他统统不感兴趣。

有时候看他上完网课接着看手机,我就劝他:“你少看会手机,是不是也可以去活动活动、或者看看纸质书呢?不然眼睛很累呀。”

然后就被他堵回来:“我知道,你别说了!”

有一次,他给我讲说完他喜欢的一部小说《龙族》里的情节,我提议他看看名著和经典,别总是看网络小说时。

他突然生气了:“你怎么知道龙族就不是经典?不想和你说了,和你没办法沟通!”

老师说,我们要把眼光放在正向的行为上,想了想,我又试着问儿子:“看你今天一上午都在玩手机,你是觉得天天上网课很累,星期天想彻底放松一下吗?还是那些游戏和小说的内容吸引你,让你总想去探究一番?”他说都有。

我又问:“玩游戏和看网络小说,哪个更吸引你些?”他说都差不多。

这个回答让我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什么,就没话可说了。

过了一会儿,儿子就跑过来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述小说中的情节,或者刚刚玩的这一局游戏的胜负和队友配合情况。

我放下自己的事,和他一起交谈那些情节和人物,他愿意和我聊他喜欢的书,说明他心门开放着,正是可交时刻,也是可教时刻。

吃过午饭,刚一点钟,他继续玩手机,我做我自己的事。

一点半时,我想提醒他该睡午觉了,走到他房间后,发现他已经睡着了。这可是难得的主动去午睡这么一次,不要我督促。

大概过了三四十分钟的样子,我去卫生间路过他房门口,听到他大声朗读。

门半开着,我望过去,看到手里儿子面向阳台站立着,手里拿着书,看一眼,背几句,我仔细听了听,原来他在背历史。

那一刻,我感到一丝宽慰。

我渐渐放下心来,他终于能够做到该午睡时午睡,该背书时背书,起码这一天是做到了。

他背完书后又一次来给我讲小说情节的时候,我由衷地给他肯定:“今天你把自己管理的不错啊,主动睡午觉,主动背历史。看来你真的长大了,开始学着自律了。”

 

大概他没想到我会表扬他,他扮了个鬼脸开心地到自己房间去了。

儿子在学习上一直不怎么自律,也不怎么主动,我总是充满焦虑和烦躁,总想时时盯着他,看他做完所有的功课才能放心。

现在的我,学会了不断后退,给他空间、给他自由、给他自己做主的权利,他的自律能力在一点一点增长,反而能够主动地做到那些平时需要反复催促的事了。

当我能够接纳他周日想玩手机放松的心情、无意中肯定他玩游戏、看小说是正当需求时,他反而生出了自律的力量,要把自己的学习和玩耍尽量管理好。

或许真的是退一步才能看清真相,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动机。

“哲学三连”的探讨

心灵成长阶梯图的学习,让我对孩子教育,以及孩子的问题行为,有了全新的认知。

下三层(环境、行为、能力)支撑上三层(价值、身份、使命),上三层引领下三层,让我多年的困惑豁然开朗;家长常见的毁三观行为也让我找到了自己家庭教育方面的症结。

一开始跟儿子探讨“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儿子不屑一顾地说:“哲学三连,我们在学校宿舍里时就讨论过了!我现在懒得去想这么费脑子的事,我想打把游戏放松一下,你就不用说了。”

天!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哲学三连!

虽然,我懂这个词的含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但我还是陷入了思考:原来,这么深刻的话题,儿子都自主进行过探讨,而曾经的我却忽略了这方面的引导。

我识趣地打住,再找机会跟儿子探讨“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话题。

按照践行要求指引,我有机会就试着问儿子:

“你想要的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那个哲学三连的讨论,结果是什么?你找到答案了吗?”

“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不过,儿子并不给我严肃回答,他开着玩笑拒绝,我也开着玩笑圆场。

没有结果,我就反复听课、看同学的践行,继续找思路。

那次漏打试卷的事件之后,我提醒他看待问题不要停留在外在环境上;那次被几门课程老师催交作业时,我主动关注他的感受之后,儿子更愿意跟我聊天了。

他不再拒绝跟我探讨上三层的话题,也开始把他喜欢的零食主动分享给我,学习态度和韧性也有了进一步改善,和我的情感连接又紧密了一些。

说实话,要跟16岁的儿子探讨人生观的话题,不容易。

有天晚上,在他和我吐槽刚结束的一把游戏不好玩之后,我半随意半严肃地问他:“你希望自己明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脱口而出:“一个自律的人。”

我有些意外,接着说:“很好啊,那你为什么要做一个自律的人呢?”

 

他正在看网络小说,听我这么一问,突然烦了:“啊呀!你有完没完?!”我意识到自己的问话不妥当,就立即停止,不再说下去。

我一边打了热水去洗漱,一边思考,渐渐地有些明白了他要做自律的人的缘故。

前天和昨天,老师给他们进行了周测,他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昨晚开班会时他又在玩手机。

开完班会后,我和他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他说是平时做得题少、导致考题不会做。

我提醒他反思:是不是这些天精力、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手机的有些多、放在学习上的有些少了?而且给自己设置的数学成绩的底线也有些低(115分)、需要再提高呢?

现在看来他也知道自己玩得过分了,因而想要自律。

当我洗漱完毕回到客厅时,儿子看我从卫生间出来,他没有像往常那么磨蹭,马上就去卫生间洗漱,洗漱完毕之后说要睡觉。

我就说:“给我五分钟时间,你刚才说你要做一个自律的人,是随口说的,还是认真的?”他说认真的。

我又问:“你要做一个自律的人,是不是意味着首先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会维护社会、维护环境、爱护家庭,不做破坏环境和危害社会的事?”

他连忙说是的。

我接着又问:“做一个自律的人,是不是也意味着要不断进行自我身心修养,成为一个道德修养高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他说是的,并且边笑边说:“我要自律,我要马上睡觉了!”然后迅速展开被子钻到被窝里,关了灯。

我知道,刚才的话他未必是敷衍,我也开玩笑说:“嗯,好的。做自律的人,今晚准时睡觉,半夜不偷看手机,明天准时起床。晚安!”

他又笑着回道:“你放心吧,我保证。晚安!”

第二天一上午的学习,儿子真的比较自律,几乎没有在上课时间看手机。午饭后,他又开始看网络上说。

我又开始和他聊自律的问题:“疫情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不乱跑,戴口罩、勤洗手,不给国家添乱,是不是自律呢?”他说是。

我又问:“学校规定即便是上网课,也要周一穿校服,升国旗。这个真的只是学校在搞形式吗?自律更体现在无人看见、无人监督的时候自己能够严于律己,做该做的事。”

这孩子真是一点就通,马上回答:“我知道了,我会把学习、玩手机、休息的事都安排好的,你就不用操心了。”

点到为止,于是我说:“嗯,今天上午的网课你确实是比较自律,基本没有看手机,也比较专注,你是一个能说到做到的人。”

“嗯,一点钟时我去睡午觉,你也歇歇吧。”儿子答应着,提高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开心。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想要他和老妈推心置腹谈一次话,还真得用心设计。

那种信手拈来、不着痕迹的教育智慧目前我还不具备,但我会努力的。

在学习自信心的课程中,我从开始的机械理解、难以下手,到现在随时随地、不拘形式地运用,儿子面对学习的坚韧度、自律能力、主动性,也在一点一点改善。

如果说能力形成四步法是“阵地战”、“攻坚战”,341肯定法是“誓师会”、“游击战”,那么心灵成长阶梯图,就是这场彻底消灭自卑、赢取自信心战争的——灵魂、核心和指挥员。

我相信,当我从培养孩子自信心这几大战役中磨炼出来,我和孩子的自信人生,就会自然开启!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