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生命的意志力:安全感
2022-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邵真
一个人的“安全感”犹如建筑物的地基,只有有了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当一个人失去了安全感,那么内心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困扰、问题甚至是疾病。
其实这个问题理解起来并不难。就以我们的日常起居来说,当我们踩在地上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脚下的土地是结实的,不会松动和坍塌,才敢放心地迈出脚步去走。
当我们知道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没有战乱没有暴动,我们没有生命危险,于是我们敢到外边去游逛办事。
“安全感”同一个人的身体成长一样,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同样是从出生就开始的。而且会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
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
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安全感好的儿童内心坚信:
“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它来自养育者。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儿童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同时儿童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起对自己的基本信任。
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儿童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爱的、受到保护的,从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
给孩子安全感不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爱,也要给予孩子恰当的规则,他们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