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圃 巷

2018-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记录者汪美波

按:我在俗称为苗圃的这片棚户区,前前后后差不多也住了上十年了,一直想写点什么,一直也写不出,主要是为生活而奔忙,又想,写了又如何,过不了多久,大概它也会随旧城改造的轰隆而消失吧。但好歹也记录下几笔。如下。

苗  圃  巷

那些走出了的,没有再回来

而回来的,各有各的蹒跚

我是说,在密不透风的黄昏

那几个穿蓝黑工装的男人

拖着他们疲倦的鞋跟

踢踏声低沉

像是穿透遥远的过去

落在污水流淌

的水泥地

我一直没能听清

等到他们的影子印上

尽头转折处的

万隆花园

麻雀也找到了砖缝与屋檐

想到这么多年

我从来不曾

真正走近他们

仿佛除了上帝之外

我已举目无亲

(傍晚6点多,自药店买药回,见三三两两下班的工人,有所感。夜读弗罗斯特《孤独》一诗,感觉清晰了一些。尾句化用弗氏《孤独》的尾句。)

捷  径

那时我正掏出钥匙开门,

一个手提包裹的人走来。

“请问:怎样插过巷子,去到

中级人民法院?”

我看了看参差不齐,交错纵横,

新旧各自杂呈的民房,突然

有些茫然。

“……从垃圾站直行,(须注意蚊虫纠缠)

三十米,有杂货店,(可以补充干粮

与水饮),绕过占了路面的

狗舍与鸡笼,左拐,

是一家幼儿园,

对面,一条巷子已堵死,

一条巷子可容侧身,穿过去,

右拐,有条下坡的台阶,

不知从哪流出的污水,侵蚀了路沿,

几处有青苔蔓延,湿滑难行,

下到那里,便是你

追寻了半生的

正义与公平!”

苗 圃 巷

苗 圃 随 想(几首)

1)小姐

记录,源于一次对话:

“…我住苗圃,金鹗山下的老城…”

”苗圃?好地方呵,据说小姐盛行?”

“不然,如今是餐馆横行,私房菜已延伸,

小区居民楼下。”

“食,色,性也原来是如此转换…”

尤记得,十多年前的一个午夜

穿行于苗圃巷朦胧的路灯

低矮平房的布帘下

女子慵倦的声音

烟花散尽

苗圃巷的午夜已被烧烤的油烟占领

据说在许多遥远的小城镇

洗头店足浴城

又撑起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苗 圃 巷

2)传销

二楼。扎实的防盗网,铁围栏

墙角,一堆塑胶方板,几个小板凳,以及灰尘

楼梯狭小,仅容一人通行

“二室一厅,租金两佰四。要不是前几年

抓传销的堵门,一人逃跑时摔断腿

整个苗圃没这么便宜的租金。…

…那些个垃圾人,居然真的相信,凭累积人头就能做到老总与金钻……”

楼群的逼仄阻断了阳光与空气的新鲜

低廉的价格让我犹豫难断

踱步至房子的侧面

一行白粉字圈定:传销违法,严惩严抓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沉甸甸

3)专业十六年的卤菜店

“我们不是百年老店

但我们专业做了十六年”

起初,我以为是房地产

走近,几个酱猪头

亮闪闪,摆在明档

中年老板的脸泛油光

足以遮掩住江湖行走的风霜

“进过厂,下过厨,最终还是做起了卤煮

如今行情,赶不上前几年…”

离开一年多后回来

专业十六年的招牌已换

瞅着溜溜转动的美容美发广告栏

我想起中年卤水师油光光的脸

4)儿童游乐场&岳阳乐园

推倒后,几台挖掘机开始日夜不停的抠挖

要建个花园洋房,高档小区

广告纸简介如是

十几年还是几十年?

终于只留下公交车站牌名

“这不稀奇,以爱的、家庭的、以及任何一个高尚的名义

成人们习惯于

压缩儿童的乐趣。”

(@胡洪涛兄曾读过某岳阳作家写苗圃的文章,说美波你住苗圃,没见你写过哈。于是有了以上的分行文字,也不知算不算诗。)

苗 圃 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