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历史

“霸王别姬”“李广难封”:悲剧在哪?

2021-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简百作

公元前207年,秦围赵于巨鹿。楚王仁义,出兵救赵。主帅宋义不义,欲坐观渔利。

项羽怒杀之,破釜沉舟,过河援赵,灭秦北方主力,收降军20余万。

经此役,项羽实力大增,西进关中,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西汉李广,从汉文帝始,历经三朝,戎马四十余年,大小战斗七十余场,先后担任边关八郡军事主官,战线跨度从渤海湾一直延伸到甘肃天水,为西汉边境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照常理,封侯退休,不在话下。

然而,天不遂人愿。

项羽破秦5年后,别虞姬,自刎于乌江。

公元前119年,李广因“军亡导,或失道”,悲愤中拔刀自刎。

两人辜负了历史寄托的期待,浪费了命运赋予的使命。

英雄末路,悲剧在哪?

项羽死于尊严,李广亡于忠厚。

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虽然他们是失败者,但不妨碍他们依然是后世人心中的“英雄”。

“英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重视道义、遵守规则、有尊严、不愿意倚强凌弱、愿意保护弱小、坦率直爽、不趋炎附势……

春秋时期,我们随处可以见到的自尊而勇敢的“士”,

而到了强大的汉唐,这样的“士”我们所见则很少了。

“霸王别姬”“李广难封”这样的悲剧,

让后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屈辱生活”。

宋朝重文轻武;清朝以“奴才”自居;直至抗战时期,竟喊出了“曲线救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死了,而对项羽的最好的挽歌是一个女子写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朝堂之人嘲笑李广不懂政治的时候,反而是边塞诗人最懂将军之心。

国家之大,不缺猛人。

吕布虽猛冠三军,然卖主求荣,后世评价:三姓家奴!

关羽,武圣!

项羽,霸王!

李广,飞将军!

最后我想起季羡林老先生他总结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

我深以为然,这样的朋友庙堂之上难寻,一般散落人间。

我有幸碰到过,并珍惜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