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香道-香具和香品
宋代,是中国香道文化发展中—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在这—时期,宋代香具沿袭唐代“轻型化”趋势并进一步发展.有很多较为“轻盈”的熏炉出现,虽不是端正厚重,也为一代名工。
宋代香炉造型很丰富,有各类造型独特的香炉,值得关注的自然是瓷器。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铜器,或是另有创新。由于瓷炉比铜炉价格低,所以很适宜民间使用。
从宋代的史书到明清小说的描述都可看到,宋代后的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已十分密切。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香饼、香丸、线香等,还已广泛使用“印香”(也称“篆香”,用模具把调配好的香粉压成回环往复的图案或文字),既便于用香,又增添了些许高雅之风。在很多地方,印香还被用作计时的工具。
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香印、香饼、香丸等繁多的样式,既利于香的使用,又增添了很多情趣。
宋代之后,与“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即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它大半埋人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最后再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如此慢慢地“熏”烤,既可以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的散发更加舒缓。焚香调琴,赏花宴客,独居幽处,月下独酌,自是少不了香的存在。而宋代作为香道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咏香诗文的成就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香更成为文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两宋时期,关于香的作品有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其中不乏许多文坛名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朱熹(xī )、陆游等等。
欧阳修:“今朝祖宴,可怜明夜孤灯馆。酒醒明月空床满,翠被重重,不似香肌暖。愁肠恰似沉香篆,千回万转萦还断。梦中若得相寻见,却愿春宵,一夜如年远。”
苏轼:“四句烧香偈(jì)子,随风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斑斓;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黄庭坚:“隐几香一炷,露台湛空明。”
辛弃疾:“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朱熹:“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陆游:“一寸丹心幸无愧,庭空月白夜烧香。”“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从这些写香的诗文中可以看出,香道不仅渗入了众多文人的生活,而且已有相当高的地位,并形成了一定的文人香道文化。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香也不单单作为芳香之物,已成为怡情、审美、启迪心灵的妙物。如苏轼、黄庭坚、陆游等许多文人,不仅焚香用香,还私下研制香方,配药合香,彼此互赠,聊以诗兴。
苏轼在《苏文公本集》中有大量关于香药的记录和研究性文章。宋元后诗文常见“心字香”,多指形如篆字“心”的印香。
杨慎《词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杨万里:“遂以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
王沂孙《龙涎香》:“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
蒋捷:“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筝调,心字香烧。”
两宋时期出现一大批影响较大的香学专著。北宋洪刍《香谱》为现存最早、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其中对于历代用香史料、用香方法以及各种合香配方均广而收罗之。并首创用香事项之分类模式:分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四大类别,为其后各家香谱所依循。
此外,宋代还有其他许多香学专著,基本涉及了香药炮制、配方、香史、香文等各方面内容,如沈立《香谱》、丁谓《天香传》、颜博文《香史》、陈敬《陈氏香谱》等。
本文摘自 余悦主编的《图说香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