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到底教会我们什么?
在7月26号上市拼多多赢得了一片谩骂声,大喊着他将中国的线上市场又拉回了十几年前那个假货横行,真货无处可寻的年代,这让这些年“消费升级”的人感到强烈的 不适,并且预言其撑不了多久,而无论怎样。在它上市后的这几个月,它依旧活跃在下沉市场,且没有丝毫退步的痕迹,那么拼多多到底是靠什么成功上市的呢。
流量为王
拼多多就像是一个通过火柴建立起来的帝国,依靠其在微信上“病毒式”的裂变转化速度取得了惊人的流量,依靠这些流量建立了自己“3亿”的帝国,快速且巨大。当初,所有人都觉得不会有人会在平台电商与阿里,京东一决高低,可是现在拼多多却实现了弯道超车,实际上他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目标,他不与阿里和京东争夺一二线城市的那些人群,毕竟才是刚刚成立的公司,在供应链和用户体验,商品内在文化上都比不上,所以他针对了三线及以下市场,依靠社交网络以及三线以下人群的心理特点,迅速拿下了市场。通过那些不能承受过高溢价的消费者以及商家,依靠给与其补贴和在朋友圈里虽然标题夸张(例如:一分钱买好货,0元无人机抱回家等)但是本质相同的传播方式,抓住了他们的“痛点”,因为他们看见了用户的需求。
毕竟,据不完整调查统计,中国80%以上的人月收入没有过3000,你跟他们说消费升级?拼多多的算法更加偏向于价格低,无品牌且溢价低的商品,吸引来了最多的还是个人经销商,闻着流量的“香味”赶来,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加适合中低端市场,毕竟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潜在危机
最根本的问题是供应链问题,虽然依靠达达下到基层去处理供应链问题,但是,由于其全自营项目种类过多,仅仅依靠3年建立起来的供应链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而且,此前拼多多的主要供应商为无品牌代工厂,供应方的素质也成了重大问题。虽然,拼多多也在进行改进,比如“假一罚十”对商家进行严格管控,而且在处理纠纷的时候偏向买家,力图打造一个“顾客就是上帝的”品牌形象,可是,这一系列策略却因为一些缺点而引起了卖家的不满,卖家无法有效自证,所以在纠纷里常常处于弱项,因为拼多多要求卖家拿出品牌授权证明,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拿的出来,他们确实是从原厂家的拿的,但却没有得到他们的授权证明,可能跟他们的企业形象有关,无法自降身份,却又无法忽视这个巨大的市场,对这些人来说,受到的损失最大,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维权行动。
这次6月20号在拼多多商家维权时发生肢体冲突的视频放到网上的时候,引起的轩然大波想必是黄峥没有想到的,他觉得自己不会有像淘宝那样“十月围城”的后果。但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他吸引来的客户大多都是因为其在社交领域的裂变式传播引来的,传播广速度快是他们的一大特点,而且由于网络上的支持,他们还自发组成了维权小分队,准备扩大规模。因为其品牌内在文化的并未搭建好,拼多多的承受力好像没有那么强,那么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像一滴滴入清水(?)的染料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引起他们的猜忌与怀疑,但所幸这件事影响不大,因为本身购买他们商品的买家对于质量并没有那么严苛的要求。但就仅仅在今年6月拼多多公布的资料显示,有3起涉及商家的民事判决书被送到了拼多多面前,但是在这3起判决中,拼多多都是胜利方。黄峥早在一开始建立拼多多的时候就想好了后期处理机制,所以才能在这些判决中处于不败之地。无法否认,供应链上的问题仍然将长期成为拼多多的“心病”。
商业模式
同时,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也同样受到了挑战,他不像淘宝那样是提供点对点的商品策略,每一个打开淘宝的人基本上都有着自己想买的东西,而拼多多不一样,打开拼多多的人不一定有着购买欲望,就像逛市场一样,对于他们来说,拼多多不过是一个消磨时间同时还能由便宜可占的地方,他们的购买需求不过是看到了才想到才去做到,属于一种激情购买方式。就因为是这样,拼多多所打造的商品信息流,靠偌大“多实惠”吸引顾客的营销策略正中他们的靶心,于此同时还需要他对自己品牌进行更加良好的搭建,就像别人在淘宝上买到假货,不会说淘宝的不好,说的都是商家的问题,因为他将自己的店铺与项目都突出出来,将自身的影响弱化了;可拼多多不一样,他所展示的仅仅只是这个平台,如果商品除了问题,那么别人就会怪这个平台有问题,从而带来不小的负面效应,负面效应的影响对于这个客户没有多大粘性的平台来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种以平台为基础的市场,平台内容的管制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拼多多选择了在央视上打广告,并且随着这次网易严选接入拼多多也存在着想要提高自己服务质量的意向。
总结一下就是拼多多通过深度了解下沉市场的人的真正需求,在这片未开垦的领域插上了属于自己的旗帜,同时通过把控他们的心理而做到了飞速的流量增长,而增长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增长得够快,那么这个企业的许多问题都将会被掩盖,做到增速够快的同时,黄峥也在自己的商业模型与现实之间做到了良好的平衡,考虑到了现实方方面面的问题,否则也不会在维权问题上立于不败之地。淘宝与京东也在做下沉市场的开发,可为什么会被拼多多捷足先登?这还是对自己针对的客户需求调查不明的缘故,也许他们并没有感觉到一二线的人民诉求与三线及以下人民诉求的巨大鸿沟,说真的,一二线的人与三线及以下的人真的可以算是不同的位面了,如果没有做到这个还用品质与文化跟他们讲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
针对三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最重要的就是流量其次才是品质,先占领后改良是面对该市场的不二法则。
拼多多的成功实属其战略及其目标选择的成功,且这个成功不可复制,因为它背后还有着T爸爸的帮助,在T爸爸的帮助下,拼多多这个实际上有着无数短板的木桶仿佛都到达了自己长版“流量”的最高标点,在移动互联网的孤岛时代里,马太效应被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里,没有什么比拼多多的发展模式更合适了。
(以上观点仅仅只是我个人的片面见解,毕竟只是个刚接触互联网不久的小白,看法还很浅薄,可以接受讨论但是绝不接受谩骂,多谢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