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5|陪娃玩游戏,才发现不自知的评判心

2023-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兔思思

最近暑假,临睡前陪娃一起玩游戏:光明村阿姨卖馒头。

这是什么鬼游戏?说到底,是老母亲设计出来教娃练习上海话的“游戏”。

老母亲是光明村阿姨,娃是顾客,来买馒头。唯一的要求是:必须说上海话。否则阿姨听不懂,没法卖馒头给顾客。

怎么样,快了夸我设计游戏小达人。套路小屁娃说上海话“一只鼎”!而且买卖馒头的过程,顺道把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巩固复习了。

可是,就在昨晚,因为要说一段“长难句”。我几次三番纠正娃的上海话发音,还说她的同学“谁谁谁”说的比她好。

小屁娃一听,当即哭了起来,越哭越委屈。

“明明我说的难啊,你还批评我。我很难过……”

一面感叹小屁娃敢于精准表达情绪,一面又被她的举动给逗乐了。可是,放下“长辈”高高在上的指导姿态,我更多看见自己的评判心。

因为这份评判心,孩子还愿意玩这个“游戏”吗?

如果真是玩游戏,那就是图个好玩有趣,彼此开心!那就是能允许说不好,允许出洋相,允许讲错的欢乐,允许慢慢来……

想到这里,我慢慢回到游戏的起点,回到语言启蒙陪伴的初心:慢慢来,好好玩。

上海话如此,其他学习亦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