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生活远比电影精彩的多,也更加残酷
很小的时候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大人们都是笑着各种各样的答案,说的最多的是捡来的。长大了,学了知识才明白,可依然没什么概念。
2017年,我生下宝宝,成为了一名妈妈。
是的,如果不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生产,我可能不会对《生门》这种片子感兴趣。或者说,即使看了也引不起共鸣。可是现在,在看到每一个准妈妈时,都仿佛看到了自己。
虽然也经历痛楚,但终归我比她们幸运太多,太多。
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南医院妇产科,形形色色的故事从来没有停过。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一个小小的产房,像是一个棱镜,折射出社会、家庭各个方面的问题。
确实,镜头内外都是人生。
命悬、筹钱、生男、引产。有人命悬一线,有人捉襟见肘,有人取舍两难,有人执于生难……
同样的命运,不同的抉择。
“我们没有钱”,五万块钱就能救一大两小三条人命,可手头只有五千块钱,局促无措的丈夫、奔波筹款的大哥,病床上无助的孕妈……,这五万块钱是通过全村几十户人家筹集而来的,只为解一时之难。
“能不能不切子宫啊?我才33周岁,你们再努力一下,我再坚持一下。”孕6产2第三次剖妇产的夏锦菊在手术台上说要保子宫。心脏两次停跳,换血2万毫升,命悬一线之际,“生死时速”让人目不转睛。
年轻妈妈李双双腹中的胎儿,引产似乎已被当地优生科判定,医生提出实施刨宫产,抢救微弱的性命。救,可能倾家荡产,一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救,可自己的骨肉。年轻的爸爸踏上这段产房的“釜山行”。
孕5产2的曾宪春已经生过两个女儿了,这次风险很大的生产,因为是男孩,所以才有了丈夫那句“我们农村和你们城里不一样,如果家里没有一个儿子,哪儿一定会被看不起的。”才有小姑子的那句“不计代价”。
……
是的,也许我们不应该过于苛责,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是对是错,任何一种决定都拷问人心。这是一部让人看后心态尤为复杂的作品,它既有着生命的动容,但也有着如鲠在喉的深痛,在新生命诞生这个本该充满喜悦的生之门面前,中国现实社会的残酷与普世价值的愚昧下人性的私欲,真实的力度使电影成为一面镜子,审视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