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其二

2021-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惠

离鸾别凤寻常事,痴郎对月莫自悲。

起笔落墨堪哪字,愁剑罢搁掷空杯。

泪浸文章恨一字,寒窗孤影无相陪。

弃我者且作过客,从此风雨各自飞。

今后老死不相往,但遇良人温柔围。

恩爱夫妻轻富贵,天造地设缘与谁。

总羡以沫相濡情,勤半生为谁画眉。

无梧桐练实醴泉,宁身亡不使愿违。

空巢无凰也寂寞,即即无足足唱随。

凤求凰有双飞日,共上九天争明辉。

愿同是身许国者,风雨摧危相依偎。

【注】

离鸾别凤:比喻夫妻离散。出自《李贺·湘妃》诗:“离鸾别凤烟梧中”。

凤者为雄,凰者为雌,雄曰“即即”,雌曰“足足”。所居曰九重天。

《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

《庄子·惠子相梁》曰: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喻高洁之意。在此文喻如果即使没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不会去将就,不会寝不择栖,饥不择食,渴不择水,坚持自己本心的追求。得不到想要的,宁可身亡,也不要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即使个人在恋爱婚姻屡次受挫,也不能妥协和将就。即使个人追求理想屡战屡败时,也不能自暴自弃。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讲说寒门才子司马相如向王孙才女卓文君求爱,他们情投意合,卓文君敢于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与司马相如私奔,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精神可传。在司马相如贫穷时,与之同患难;在他入官得意变后,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此曲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志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