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9本--《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阅读笔记
《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整书阅完
阅读及笔记时间:2018年2月,25日,约6小时;
阅读书本:《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作者:长铗、韩锋,等;2016年7月第1版;中信出版集团;P1-311页;
阅读目标:什么是区块链?有哪些应用?能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阅读方法:部分精读,部分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4小时,笔记2小时。
最近一段时间“区块链”三字频频出现在我所订阅的各个公众号文章标题中,差点要闪瞎眼睛,我对它的好奇与日俱增。
本书由一群区块链的行业精英、学者共同创作,不同的作者写的章节内容各有侧重,又互有交叉,他们对区块链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法律边界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对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及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索。它是一本比较专业的“区块链”介绍书籍,而对于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也能达到了解的初衷。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该数据库由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区块有序链接而成,区块中包含有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无法被篡改的数据信息。更为直观地讲,区块链就是将加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互联网协议规则和账本体系。
区块链协议与互联网TCP/IP协议较为相似,但互联网TCP/IP协议传递的是信息,区块链协议传递的是价值。区块链因比特币而生,那些记录基础信息及交易信息的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去中介、去信任、不可篡改、可编程等特征,可以安全地、高效地、低成本地在网络中进行信息认证及价值传递,从而令这个技术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已验证的优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运行9年来,未出现过资金或用户信息被盗用的记录,其安全性得到验证,而且其资金清算的效率和成本相比线下交易及目前通行的网络交易具有明显的优势。
区块链技术中几项关键技术如“非对称加密”、“点对点技术”、“哈希现金”都不是中本聪发明的,但他综合了这些技术并将它们融入货币学、编程学,创造出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比特币。作为一个金融人,我反对比特币的发行,也反对投资比特币,因为它的发行背后并没有实体财富,也没有国家信用背书,更多用来炒作与洗钱,极其巨大的泡沫及资金流向隐秘,扰乱了金融安全与国际安全。但是,它的技术创举“区块链”却是石破天惊的!去中心化、没有第三方、所有权归属唯一性、不可篡改等技术可应用的范围太广泛了,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就看什么人用?如何运用了?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网上交易必须解决当事人的身份验证、价值核实、交易记录、查验核实等方面的效率和安全保护问题,需要严格的中介和协议(规则或宪法)。在这方面,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就是顺应线下交易向线上转移的发展轨迹,将现实(线下)社会的通行规则和做法推到线上(网络)社会,但实践中却越来越难以适应网上交易的需求。而区块链技术用纯互联网的方式为高效解决这些需求提供重要的启迪与实践(比如用数学方式来定量化信用,而非目前所用的道德定性,参考比特币中的“币天销毁”技术概念)。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展望:央行电子货币(各国央行以后可能发行的用于替代现金的法定货币),支付汇兑,登记结算,数据存证,知识产权保护,溯源、防伪与供应链,身份认证与公民服务,物联网,保险,医疗,博彩和预测市场等。
举例,区块链技术能在信用数据方面应用的解读:互联网金融目前主要依靠大数据或P2P(点对点)、众筹等方式建立信用,比线下传统银行吸储放贷的信用成本下降了很多,但这些大数据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数据群与大数据群共享较为困难或即便共享也是局部共享,信用的成本还是较高的;另外这些数据虽有每一个参与个体共同产生,但个体并不能管控自己的大数据,导致数据所有权错配。而区块链技术可以靠全网分布记账,自由公证来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共识数据库。
目前区块链的技术挑战及伦理挑战
技术方面的挑战及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区块链会消耗庞大的计算力,拿比特币来说,因其多年的开发,造成体积过大;数据确认时间较长;交易频率较低;现行各国制度的制约;区块链技术与现有制度的整合成本较大等。但区块链的技术已有进一步的发展,诸如简单支付验证、侧链、闪电网络协议等正在试图解决区块链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伦理方面的挑战:初始规则的确立,新旧规则的相互适应与改良的矛盾,人的非理性行为等。
能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示,区块链技术发源于数字货币,但能帮助重构整个信用社会。拭目以待吧,我愿意相信区块链技术是珍贵的互联网思维种子,希望看到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书中介绍的那些宏伟的场景,而非仅仅局限在目前热闹的这个币、那个币(皆非法定货币)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