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早起成长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

目标调整|早起心理学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4人  陈婷书架

为什么我早上不愿意起来?

我曾经的思维是:

早上似醒非醒的10分钟,和晚上似睡非睡的10分钟,是距离我们潜意识最近的时候,所以我会非常地在意这两个时间段,而这恰恰是因为我的在意,导致我夜不能寐、晨不愿起的习惯。

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个现象以后,我会发现

我的两个目标在打架,一个是早睡早起,一个是了解自己。

他们原本是两个独立的,没有交集的目标。

但因为我深信睡前醒来的那十分钟,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时机,我害怕我一旦离开了床,这些有助于我了解的时机就会一去不复返。

所以哪怕我睡不着,我也不愿意起床做一些别的事情。哪怕我知道我起床晚了,我情愿砍掉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要留在床上试图复盘自己的梦境,解开自己的神秘面纱。

所以这两个目标不期而遇,因为各有各的原因和目的,它们互不相让,剑拔弩张,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我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我的认知与实际反馈带来的巨大落差造成的,所以我对它们的厮杀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它们带来的失控感陷入自我怀疑。

而当我意识到了,通过在床上复盘梦境,自行把握睡前醒来的10分钟,对我来说是效率低下,导致我早起失败的罪魁祸首。

以及通过阅读《自控力》、《原则》、《拆掉思维的墙》等书籍,结合过去种种,深刻理解了人类为什么有时候会选择独居,又为什么更多时候选择群居时。我才知道,我原来的基础不够支撑我的目标,所以自由职业做不久。最好的办法是回到群居环境里面打基础,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但因为脱离群居环境太久,而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互联网革新带来的群居坏境(也就是大环境)的逐步缩小,导致了我的焦虑。

焦虑让我感到胆怯、感到恐惧,蒙蔽了我的双眼,让我看不到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的痛苦。当我清楚地看到了这些以后,我就能明白,通过自己的个人力量来了解自己是行不通,我只有借助外力的力量对书中的理论进行实践。

但什么样的外力对我来说是可行的呢?是需要不断尝试的。这个试错的成本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成本是时间。所以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就会知道我要尽快起来试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力量。早起这个目标自然也就达成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