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丨经历过未必就真的懂
这些年来一直有个疑问:未曾经历过意味着算不上真正的知道,而经历过是否就可以知道呢?
很多时候,想着想着就容易想岔,想到别处去了,后面就忘了最初的那个疑问了。于是,这个问题就一直都是问题。
原本以为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总该会有所警惕和提防的。现在发现,并没有,不仅没有甚至还有愈演愈激烈地趋势:这些错误一直在犯,到后来甚至都不觉得是问题了。仔细想来,其实是有点想当然了。
很多问题其实我早有思虑,且通常而言都触摸到了答案(不否认,可能是自以为触摸到答案)。关于知道和不知,其实经历并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比如说,成功过的人未必就知道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又是关键。因为后来不可多得,也因为一件事的成功往往只代表个例而无法上升为普遍规律;又比如说,习以为常的事,因为习以为常,其实早就变得不再敏感了。举个现实的例子,比如吃饭,人在饥饿的时候想的是有口吃的就行,可是等吃到个半饱想法就完全不同了,他会想这好不好吃,他会想吃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他还会想饥饿是可以忍受的。等吃饱了,情况就更不同了。他甚至完全记不起来饥饿是怎样一种体验了。有句话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仔细想想,还真那么回事儿。究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不曾饿过,而是他饱了,满足了。这种饱和满足在某一程度上,它已然是个新的体验和感受,这个时候再让他去说饥饿多么多么难挨,总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错觉。简言之,这就跟“鸡同鸭讲”没什么分别,本质已然不同了。
《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记住这一点的并不多。)”
其实这句话背后就是类似的逻辑:虽然所有人都曾是小孩子,但当他成为大人时,再用孩子的逻辑显然就行不通了。而这背后的原理和思维是息息相关的:伸展至新思想的心灵,绝不会再回归其原先的视界。说个通俗点的例子,那就是大人对钱和小孩子对快乐的追逐,钱对大人而言无疑是具有一定份量,而小孩子如果感到不快乐则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大吵大闹大哭……这也就是说,重心已经转移了,关键因素已经发生本质变化了。
念及此不由想到“平等”和“绝对平均主义”,前者讲人人平等,后者则是完全忽略了个体的差异。若是将平等和平均混为一谈,这就跟当下的教育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一视同仁当然好,便于管理(思考和理解),便于执行(行动),然而,一视同仁的代价就是对某些可能更加符合个体的需求的扼杀。当然,教育在这方面也在努力提升。所以,本质来说不是问题,只是说,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选择,普及的需要,这样做是相对合理的。而相对合理能否与正确挂钩呢?——只有在其是正确的时候,它才是正确的。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合理而已。
同样的,未曾经历,或者说不知道,那是不知情,是算不得真正的知道、了解、懂得,而经历过,这同样并不能等同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更多时候,后者只比前者了解得多些,多但并不代表就准确。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经验主义了。经验,有时候灵,有时候却不灵,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如此。相似却不相同是大多数,似是而非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