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仪式感”
旧文新发。
读一文章,里头有一处写到一女孩虽然平时工作繁忙,很晚才回到家,然而每晚都要下厨房认真捣腾一番,“这样生活才显得有“仪式感””。刚读完,便觉得“仪式感”一词用在此处很有趣很耐人寻味:
原来这词还可以这么使用的。
不久前,和一朋友吃饭。餐间,提及她和男友的结婚打算。年轻人希望一切从简,最好旅游结婚,省去繁琐礼节。男方父母却坚持要依地方的习俗,繁文缛节,虽然不胜其烦,但是这样结婚才显得有“仪式感”。
又,和一女孩聊天,谈及久嚼不烂的“男女感情”问题。她说,表白这事,必须是当面的,最好是舒适的氛围。短信,微信,打电话都一概拒绝,不做考虑。当面吐露真情才显得有“仪式感”。我后来才想起,当时该问她,那写情书呢?有“仪式感”么?
“仪式感”一词,原义大概是完成旧时的一套“仪式”的庄严吧,对于神明的敬畏,对于祖先的追思。比如初一十五上香点亮神灯,清明重阳上山扫墓祭祖,祖先的生辰要上祠堂供奉热菜热饭等等。后来延伸出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严肃关系,辈分,亲戚,夫妻,君臣等的伦理规范。也包括在不同节日不同季节吃不一样的食物,比如清明吃粽子,端午吃月饼,大概是理解不得的。元宵节吃几颗元宵,清明节吃几个青团,才是“合理”的。虽说这“合理”,也只是符合过去演习下来的习俗。
这都是传统的意义了。
这几年看到这词,多用于男女之前的感情事。穿婚纱,拍婚纱照,宴请亲友,度蜜月,这些“仪式”了。非行不可么,大概也未必。量力而行好一些。有趣的问题其实是像“过节要送礼么?不送礼就不像过节了。”这样的问题。要送花么?我曾问过一个花店老板:如果在帮人送花时,女孩拒收了,你会觉得难过吗?答:会。 这是个真正爱花的人。郎有情妾有意,一枝又何妨。如若深情,一声早晚安也是思念的仪式。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仪式”。
而把“每晚下厨”当做一种生活的“仪式”,这算是进一步的延伸了。每天的“仪式”,不是焚香祈祷叩谢神明,而是一种生活观在行为上的体现。比如有些人每晚必须慢跑五公里,做瑜伽,有些人每天早早起床好好做早餐,有些人则每晚必须认真看一部电影,看会书。行为习惯内化成一种生活的价值观,又或者生活态度在行为上的诠释。从一些细枝末节中突破生活的陈规乏例。
这是一个人如何自处的“仪式”。更耐人寻味的“仪式感”。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属于他们自己的“仪式”。凭借这种秘而不宣的“仪式”,凭借这种“沉浸”,每个人都能自得其乐。
某种意义上,一个个体的价值观就是他自己的“自我信仰”,而自我构建的“仪式”则相当于每天的礼佛诵经,“宗教仪式”。
越是费劲繁琐的“仪式”,收获的愉悦感越强烈。好像。
——————————————————————————————————————
昨晚整理春节在家拍的家人照片。突然想起这已经是我们连续第七年拍摄全家照,可以在照片中看到岁月的痕迹。我也记不清,这是第几年我家自己写春联了,但我清楚记得这是我的第二年执笔。世事变化,有些传统的仪式已经消失了,但这不阻碍我们自己构建新的“传统仪式”。所谓“传统”不过是最开始时的“特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