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学习笔记——兴趣是否能发展成职业(一)》
有很多人在不喜欢的工作中苦苦挣扎,有很多人却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似乎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当我们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决定是否离开目前稳定的生活轨迹,去追求真爱的时候,常有两个问题常让人止步不前。
第一个问题是,我怎么知道这是我唯一的真爱,我感兴趣的很多,选哪个好呢?第二个问题是,我是否会对真爱保持长久的热情,还是只是三分钟热度,当每天都要和真爱面对谋生的问题时,当我遇到诸多的挑战时,我还会那么喜欢它吗?我是否会觉得它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还是觉得大众的智慧更加实惠、更加容易。
因为这些困惑,很多人觉得,把兴趣当做职业,可能就会像用婚姻埋葬爱情,选择一个不令自己那么神魂颠倒,但是符合所有实际可量化标准的对象,今后的生活至少是安全踏实的,在感情中没有高到云端的希望,就不会有跌入谷底的失望。
那么,如何辨识兴趣能否转化为职业,把笼罩在诗和远方外面的过于理想化、浪漫化的面纱揭开就变得非常重要,以下通过4S模型来揭开职业的兴趣外衣。
第一个维度——Service
职业归根结底是价值交换,你为客户创造他们需要的价值,他们付给你报酬;而兴趣呢,主要是让自己愉悦。所以要完成从兴趣到职业的转换,有三个思维转换非常重要。
第一个思维转换,从消费者转换成生产者,在兴趣的领域中是否有生产?能给客户提供哪些产品。
第二个思维转换,从自我中心转换成客户中心。客户是和你进行价值交换的另一方,你必须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获得报酬。对很多人来说,兴趣爱好就是修心养性,舒解压力的,如果用它来服务他人,反而会制造压力了。因为一旦开始服务他人,客户的喜好和目标就变成了你从事这项活动的目的,于是你无法完全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你做这件事的强度和频率也可能大幅提高,慢慢的你的真爱就变得不那么可爱了。所以说,喜欢烹饪的人不愿意当大厨。很多写作爱好者的公号很难维系下去,因为需要考虑受众的爱好和关注。要实现这个转换,问问自己,我是否愿意用兴趣服务他人,愿意服务什么样的人。
第三个思维转换,从享受兴趣转换成解决问题。你是否能通过兴趣获取报酬,取决于你为客户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哪些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解决,思考你的兴趣能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这三个思维转换,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我要通过做什么,为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微观看这句话,只是描述一个职业的价值定位;如果宏观来看,它极有可能蕴含着你想追求的人生意义,你为什么会选择从事这个职业,是和你的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的,这句话,本身是利他的,这个利他的动机元素,也是让你的真爱保鲜的动力,否则职业的重复性和目的性,会慢慢磨损你的兴趣。
�
出书训练营第三期第65篇作业 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