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人名趣谈(上)
随笔010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近日读《左传》,发现就人名而言,春秋时期与现代社会相比,存在不少饶有趣味的差异,令人耳目一新。于是花了几天钻研,拿出成果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古今差异:取名时点不同
《仪礼·丧服》中提到,“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说的是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父亲给他取名,并告祭于祖庙。如今,出生证在生产的医院就能领到,户籍办理也比较及时,上面记载着孩子的名字,往往早在孩子尚未出生时,父母已未雨绸缪,商定了下来。那为什么古人如此淡定从容,不急不忙,要在孩子出生三个月以后才给起名呢?主要原因是古时候的夭折率太高,活不到三个月的婴儿不算数。婴儿如果夭折,“未名则不哭”,基本上无法予以正常安葬,也不入祖坟。还有人补充解释说,三个月的孩子睁开了眼睛,会哭会笑,可以明白简单的话语,有了初步的智力与情感,当他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能与人做应答互动,所以选择在这时候给他取名。
二、古今差异:姓名的构成不同
现代社会,我们的姓名构成只有“姓”和“名”两个部分。而春秋时期,可就复杂多了,一位尊贵的人物,其姓名构成有五个部分,分别是“姓”、“氏”、“名”、“字”、“号”,对于国君等更为特殊的人物,另外还有谥号。
(一)姓、氏
在春秋时期,“姓”和“氏”之间存在极大的区别。一般平民根本没有“姓、氏”,贵族男子则即便有“姓”,也不直接称“姓”,向来只称“氏”、“名”、“字”。当时,评价一个人是否高贵,先看他有没有姓氏,因为姓氏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我们今天常用的“百姓”这个词,原先指的并不是普通民众,而是专指地位高贵、拥有姓氏的贵族。直到战国以后,“姓”与“氏”逐渐融合,到了汉代,才通称为“姓”。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姓氏不再加以区分,已变得非常简单。
“姓”代表了共同的源起,大约产生于母系社会,因此不少古老的姓都以“女”字作为偏旁。传说中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西周建立的时候,加盟的主要有二十几个政治集团,天子就赐给他们姓。这些集团,以父系血缘为基础,古人很早就定下了集团内部不得通婚的规矩,慢慢演化为“同姓不婚”的礼俗,而在集团之间,则可以彼此通婚。女子必须标明“姓”,主要是为了防止她错嫁给同姓的婆家。春秋各国中,周、鲁、晋、郑、曹、卫、蔡为姬姓,齐、许为姜姓,楚为芈姓,秦为嬴姓,陈为妫姓。但事实上,确也存在执行不严的问题。比如,晋献公和大戎的女子狐姬生了公子重耳,狐姬是唐叔的后代,姬姓,而晋献公同样是唐叔之后,姬姓。
说个题外话,为什么父系集团内部的同姓男女不提倡结婚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男性倾向于争夺女性,为其争风吃醋,自相残杀,内部冲突可能会削弱集团的实力;二是女性被物化为集团的财产,可用于对外交换和结盟,同姓结婚就意味着减少了本集团可供交换的资源;三是古人认识到近亲繁殖有危害,基于优生的考虑而予以避免,《左传》中,郑国的大夫叔詹就明确提出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
再说“氏”,“氏”是“姓”的分支。随着后世子孙繁衍和迁徙,同一个“姓”底下逐渐派生出了不同的“氏”。“氏”往往间隔一两代就要推陈出新,反映某一时期的实际,可表明人物的身份和贵贱。
有的氏源于官职,如晋国的卜偃,这里的“卜”是氏,“偃”是名,表示有一个卜筮官取名为偃。又如晋国的史墨,“史”为氏,“墨”为名,表示有一个史官取名为墨。再如晋国大将荀林父,因他统帅晋军的中行,故又以中行为氏,谥号桓,也称中行桓子。
有的氏标识居住的地点或受封的采邑,如鲁庄公的儿子公子遂,居住在鲁国都城的东门,以东门为氏,也称东门遂。又如大名鼎鼎舌退秦师的郑国大夫烛之武,封地在烛,便以烛为氏。
有的氏是为了纪念先祖,如孔子是“孔”氏,其六世祖为宋国司马,名嘉,字孔父。
(二)名、字、号
再说“名”和“字”,我们今天常把名字连在一起用,不加区分,但在古代,名字是分开取、分开用的。“名”的作用是代表个体的独立存在,“字”则表示一个人的德行。古代贵族男女,都是既有“名”又有“字”的。“名”是出生不久之后就有的,“字”则是到了一定年龄才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因此,古人习惯把未成年没有定亲的女子称作“待字闺中”。大概自周代开始,取“名”和“字”,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项重要的礼制。《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至于“号”,其最大的特点,不是由家长决定,而是由自己决定,可以表达自己的独立想法,数量也没有限制。
(三)特殊人物的称号
对于特殊人物,还有称号。如皇帝的称号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庙号、年号、尊号和谥号。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周文王、汉文帝、晋武帝。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春秋时期,庙号、年号、尊号基本均未采用,天子和国君主要使用的是谥号。不过,对于这些陌生的称号,我们还是多提几句吧。
先来说说谥号,这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始于西周。谥法制度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论定。比如,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宋厉公、楚武王、蔡哀侯、晋文公、卫灵公,都是他们的谥号。其中,“庄”“文”“武”是褒扬性的美谥,“哀”是平谥,而“厉”“灵”是贬抑性的恶谥。不过,发展到后来,谥号也有点变味了,清朝的康熙皇帝,谥号居然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把美谥里的好字眼一股脑儿都给用上了。
庙号是君主死后,后人在太庙中祭祀时对他的称呼,所以只要看到“某某祖”“某某宗”字样,几乎可以确定是庙号。隋以前,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比如,康熙的庙号是“圣祖仁皇帝”。
年号是用来纪年的,汉武帝时候开始使用年号。
与庙号、年号相比,尊号的名气不是很大,很多时候是用来讨好皇帝的,如武则天曾有一个尊号为“天策金轮大圣皇帝”。
好了,总结一下,春秋时期,人物的姓名结构中,除了“姓”基本不变,正式的“名”较为稳定外,“氏”、“字”、“号”都可以变化。举两个例子,我们熟知的齐相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另一位秦相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