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努力,就是把所有不用动脑子的事做到发腻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最近有位重读高三,准备二战高考的读者朋友问我:韩大爷,能给我接下来一年的复习提点建议吗?
我的回答简单直接:挑不会的东西去学就可以了。
这看似是句废话,学习当然是要学那些还没学会的东西,会了的话还用学个毛啊?
但我渐渐发现,人有时经常会干出一些违反常识与客观规律的事,自己还蛮得意。
同样是备战高考,我当初的一位同学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吃了好大的亏。
他看起来倒是蛮努力,起早贪黑地学啊学,头都不抬,时间紧张时脸都不洗。
我当时的确是抱着几分敬畏去“观摩”他的学习活动的,走过去一看,他正在抄书,厚厚的一本,历史教材……
“怎么……还抄上教材了?”
“抄教材也是学习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抄抄印象深刻。”
我不明觉厉。
“不浪费时间吗?”
“嗨,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嘛,多挤一挤总会有的。”他抬起一张还没洗的脸,对我说道。
“可是……历史不是你的强项吗?干嘛不多花点时间学一学弱势学科呢?比如数学。”
“我就是爱学,别的学科我也不耽误,你甭管了,我自有打算。”
看他有些急了,我也不再打扰,回到了座位上。
过了几天,他还真学数学了,练习册买了厚厚的好几本。但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貌似一直都在挑一些简单的题做,有的甚至不是考试范围内的,就提醒他:
“这部分老师说基本不会考,而且分值也比较小……”
他没等我说完就赶忙打断道:“学习哪能挑三拣四啊,大分小分都是分。”
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我竟无言以对。于是就见他整个高三把某几个简单的题型反复练习了一整年,别的基本碰都没碰。
最终高考的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只记得我读大三那年,他好像还在读高三。
2.
大学期间认识一位同学,家境贫寒,自立自强,只是,自强的方式有点不太一样。
有一次我路过学校食堂,见他在发传单,接过一张问他:怎么做这个了呢?急用钱吗,我这有。
他笑着摇摇头,“不急用,就是想做点兼职,改善下生活。”
“哦,那这样,前两天有位老师帮我介绍了个兼职,赚的虽然也不多,但跟咱们专业相关,我时间不协调,去不了,要不你去做吧。”
他婉拒了,理由竟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做这种工作。
我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可能是人各有所好。
后来事情让我明白,他不光是对兼职抱有这个态度,对其他事情也一样。
他比较擅长文字,技术操作对他来说完全是盲区,但我们学的这个专业是必然要接触到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的,说的挺玄,其实也无非就是做做课件,弄弄表格什么的,一学就会。
见他每次做作业时因技术问题犯难,我们不止一次的想去教他,但他死活就是不学,具体原因也没有,就是不想学。
一起去食堂吃饭,他永远守着一个窗口吃,即便旁边新开了一家价格更便宜,饭菜也更可口的窗口,他的选择也万年不变。
做同一件事,明明有更简单的方法,只需要稍微改变下思路与方式,但他仍然坚持用老法子去做,即便每次都要绕很多的弯。
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同学接连都找到了工作,只有他还困在校园里,原因没别的,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他基本都满足,就是会熟练操作办公软件这一条,他死活都过不去。
3.
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个著名的“舒适区”理论,所谓舒适区,是指人们习惯的一些心理模式,是你感到熟悉、驾轻就熟时的心理状态。
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就会感到不安全、焦虑,甚至恐惧。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新工作、接受新挑战时,内心会从原本熟悉、舒适的区域进入到紧张、担忧甚至恐惧的压力区。
但事物都是一体两面,舒适区的确比较舒服,却也跟温暖的被窝一样,久而久之会变成青春的坟墓。
反之,如果你敢于走出舒适区,进入新的目标领域,这首先会增加你的焦虑程度,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其结果是提升人对工作的专注程度。
新的目标领域,促使人们构建新的舒适区。这个区域被称作最佳表现区。在这个区域中,人的工作表现将会得到改善,并且他们的工作技巧也会被优化。可谓是曲径通幽处。
向往安逸,追随惯性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然而生活一直在经历变化,没有永恒的避风港,我们能依靠的不是那一亩三分地,而是不断提高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
越是不想做的事越要逼着自己去完成,做完之后你会发现生活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不以实际效果为目标的卖力气都叫耍流氓,不做任何有用功的熬夜和早起都算吹牛逼。
别让你的付出丝毫没有效率,别让你口口声声叫嚷的努力,变成了一种机械循环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