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外孙女
2023年8月8日上午,立秋,空气依然闷热,好在天公放晴,爱人、外孙女和我,步行出门,唯一目标是书店。
也许是外甥女和小姨天生的血缘关系,也许是家里年龄最相近的两个孩子,十岁的外孙女暑假从北京一回来,就嘟囔着要见小姨。
去年小女儿结婚,在武安城内租了一套房子。这个假期,爱人退休多年,我也是在等电话,大女儿还没回来,闲来无事,驱车到了武安。在没有生死抉择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愿望,无疑是最明智之举。
伟人说过,他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的世界都是他们的。也是,将来我们不得不在床上战斗到最后一刻时,荣辱成败,都在他们或支持、或漠然、或遗弃的选择之间。我不迷恋因果报应,但确信付出能让人心安。
当然这样的观点有些薄情。可世间就是这样,谁的老年都是一场血雨腥风,伟人也不例外,只不过战斗剧烈的幅度不同。
在这儿住着,每天的主要问题就是一日三餐的安排,其次才是去哪里转转,孩子做作业,我和爱人看手机,女儿女婿回来后晚上打麻将。我虽不喜欢客居,但也知是最后必然的结局,趁着还能动的时候操练一下,做好心理准备,以便将来能平稳着陆。
这几年的读书和写作,我深刻明白了光阴的难得,即使必须的应酬,也要成为进入某些场景的素材。比如现在,有和孩子相处的机会,就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正好外孙女也是爱阅读的孩子,当我提议说上午去附近书店转转时,欢叫连连。
有人说人人都是演员,可读过几本书的我很清楚:虽然说演得再好也终将落幕,但经过深入思考的一个对白,或者努力做事的一个场景,或者真情绽放的一个季节,都会让人生的舞台更加饱满和从容。
书店是从腾讯地图上搜索来的,桢行龙才书店,八百米,步行才十多分钟。果然,在手机导航的提示下,还没怎么出汗,就进了书店的门。
让我惊讶的是书店是和超市共用一个招牌,在路边有一间窄窄的门面,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找到。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方脸庞,花白头发,很慈祥。看我们进来,把手中书放下,我说孩子想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答应一声便向里面走。
临街的门面有个共性,都是外面狭窄,内里幽深。这里也不例外,但却被老板充分利用起来,一个个书架排列紧凑,一行行长方格里塞满了图书。
来的路上有一所子弟小学,离这儿也就百米远。这个书店若主要服务于孩子们,我也能理解,毕竟现在大人们普遍不读书,只有老师们在声嘶力竭地督促着小学生,还能让图书有点市场。至于老师们是否真正爱读书,这应该是当下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
我说孩子开学后该上小学五年级,店主马上拿出一套《中国民间故事》,说这是老师们布置的五年级上册的课外必读。我刚要解释说外孙女在北京上学,孩子却打断了我,说都是人教版,哪儿都一样。我讪讪笑了一下,连忙接在手里,让孩子继续选。
趁这间隙,我仔细寻摸适合我看的书,没想到许多心仪大师们的作品,多不胜数,让我眼花缭乱。考虑到我看过的书以后孩子也可以看,我选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和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前者是一本学术普及性读物,“谁要知道某书是什么,它就告诉你个什么”,完全是古书的地图;后者是对青年们的忠告,通过各种话题娓娓道来,劝青年眼光要深沉,从根本上做功夫,不要随了世俗图近利,要能耐苦并坚持。
孩子没再选什么。我们去结账,五本书打折后共六十多元,还比不上一瓶酒的价钱。回去的路上和孩子说朱自清,说朱光潜,孩子还都知道名字,应该与她爷爷奶奶的教育有关。但具体下去,就不知所云。这正是读书的魅力所在:越读的书多,越感到自己的浅薄和渺小。
中午在“成老灶火锅鸡”吃了顿饭,后到“小蜜蜂鲜生”超市,买了一些菜品,准备下午包牛肉水饺。到家后爱人午休,我写上午未完的小文,孩子却一直在看书。
爱人醒来后大喜,说该早去买书,我也附议。我想,如果说幸福的童年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底色,那么喜欢阅读的少年,则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