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女人“恐婚”
从天刚刚亮到现在,被孩子闹了一早上,心情降到了冰点。回想这一路,带娃的种种经历和辛苦,很多时候竟难以想像自己那些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
孩子皮肤痒整夜整夜的哭闹,孩子睡眠的日夜颠倒,孩子无时无刻的各种需求,24小时365天的粘着妈妈,对谁都没有安全感。
那两三年里,我没有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时间,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一样。
孩子终于大一点了,偶尔拿出手机看一看就变成了别人眼中不管孩子却只会玩手机的不负责任的妈妈。不是因为手机有多好玩。而是整日陷在生活的泥潭里,我太需要一点别的东西。
可没有人知道你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没有人感同身受,曾多次感觉到自己快要精神崩溃,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抑郁了。
脾气越来越差,精神越来越焦虑。除了父母,没有人关心,那些日子我都一个人撑过来了。然而生孩子,带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边那些可恶的嘴脸。
他们从不承认你的价值,他们看不见你的挣扎,我是一个人,我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我也有精神需求,我也会累。
一个保姆尚且会有休息时间,会有假期,而我没有,我偶尔的放松只能依赖自己的父母,而他们也负担沉重已经给予我太多。
一个妈妈承担一个孩子所有的责任还不够吗?从出生到幼儿园,身为父亲,连幼儿园的门都从未踏进过。孩子的成长更是连一天的责任也从未承担过。
他还无耻的要求你,既要照顾孩子,也要为家庭承担经济压力,让你放弃一切自己想做的事,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你不配拥有理想和精神需求。
他们时刻都在用自己狭隘无知的认知,试图说服和指导你的人生。他们还有人用更无耻的方式要求你,要生二胎,要生男孩,那是逝去的人的遗愿。
仿佛你不这样做,就对不起他们家列祖列宗似的。他们总是用自己无耻的思想去绑架你,还有比这更无耻的吗?
张爱玲说,生活就像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我曾无数次的质问,为什么生活的风雨里,都是我一个人在苦苦挣扎。而他永远只关注自身的利益。为什么我在无数的深夜里无助绝望,他却永远鼾声如雷。
我曾无数次怀疑,在生活未知的风雨面前,眼前的这个男人真的靠得住吗?答案毋庸置疑。
这是一个妈妈的日记。
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太高,你要工作要独立,要生儿育女,要照顾家里承担养育的责任,做一个好妈妈。
而男人只要不出轨,能做好工作就是个好男人。如果再能分担一些家庭责任就会被称为绝世好男人。
电影《找到你》中的三位爸爸。一个是任何事情都只会听妈妈的软弱没主见的妈宝男。一个是没有良心,没有道德感的出轨贱男。
另一个是永远不干正经事,不负责任,只会家暴,连亲生女儿的命都不顾,连离婚都要敲诈一笔的没有人性的无赖。
而三位妈妈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却都没有好下场。
身为律师的李捷是位典型的都市女白领,能干有主见。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工作忙碌到无暇顾及孩子,在跟丈夫闹离婚时,只能请保姆照看孩子。
所有人都认为他不是个好妈妈,丈夫说:“你看你还像个女人吗?”婆婆和保姆说:“你不配当妈妈”。
另一位全职妈妈周敏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孩子,放弃工作回归家庭。然而丈夫婚内出轨导致家庭破碎,在离婚的法庭上没有工作却成了她争取孩子抚养权的致命伤。
生活连她唯一的东西都被剥夺,万念俱灰的她只能选择自杀,然而自杀未遂,醒来却毁了半张脸。
还有另一位悲惨到令人心痛的妈妈,常年忍受家庭暴力。为了生病的孩子连命都可以不要,单枪匹马跟生活做斗争,然而最终也没能保住孩子。走上了犯罪的不归之路。
这个世界对女人何其残忍。
总有人问,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恐婚?
因为害怕。我们害怕在婚姻里失去自我。
结婚之后,你变成了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妈妈,某人的儿媳,你唯独不是你自己。我们习惯了牺牲奉献,却永远得不到认同。我们已经看清了受够了这样的命运。
我们必须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自我成长上面,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庇护所。
时代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女孩们已经变得聪明起来。婚姻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选择题,并不是必须。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是1+1=2,不能快乐大于痛苦,而是彼此消耗,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一个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