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收礼的老师吗?
昨晚在某书刷到一则旧闻,钓鱼式送礼,一个家长把五粮液高档化妆品放水果店,说是土特产,让老师去取,然后拍照,保存聊天记录,反手把老师举报了。
教师节送礼,收礼,每年九月份的网络热点。
作为老师,收过礼吗?
老师们应该都收过礼的,包括我。小到孩子们自制的小贺卡小手工,也有大的,如一些家长送到快递室的水果或月饼。
收礼就是师德师风败坏吗?不一定,得看事件的本身。如果是家长的心意,仅仅是心意,不牵扯其他的,收一下,未尝不可。如果有其他的功利性在,要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请恕臣妾做不到呀。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能一视同仁。
从2005年开始说起,那年我刚毕业,回到了家乡一所高中任教。班上有一女孩从村镇出来市里读书,住学校宿舍。她在周记里写到,家里并不宽裕,自己在宿舍使用的热水瓶坏了,就借用舍友的,可是借用时间长了,舍友也不耐烦,让她很是苦恼。
我看到周记后,刚好家里有个闲置的热水瓶,我就拿给她用。当时,她的眼神满是感动。周一,她从家里返回学校,给我带了一袋玉米,说爸爸让她带的,家里自己种的。我自是明白,她爸爸给她带来送老师的玉米,只是想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2007年,我到了广州的一所小学,教育局名下的针对外来工子弟的民办学校。每到教师节,几乎每个孩子都手拿几支塑料花或者鲜花,每个老师都送一支,整个办公室成了花的海洋,那时候看着这些花,心情大好。觉得这就是过节的最简单的幸福。
后来,我到了高端私立集团学校。家委会也逐渐兴起。到了教师节,我们都会组织孩子们拿出看家才艺,唱唱跳跳庆祝。家委们也都会从班费支出,买一束鲜花,买个蛋糕送来。鲜花自然是送给老师。蛋糕自然是全班孩子分享。也是非常开心的。
也有个别家长跟老师平时聊天甚是顺畅,感恩老师的付出,会给老师表达一下心意,送个水果,送一盒润喉糖,送一把梳子,诸如此类,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推辞。
有一个家长在孩子毕业后,感恩我的付出,给我女儿买了件裙子,送到了保安室门口。我也接受了。因为我感受到家长仅仅只是想表达心意。
再后来,我到了现在的省高校附属学校,公办学校。家长大多是高校教师,专家,或是医生,或是国家机关单位工作的,总之,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为此,我们自是不敢造次。教师节,有家长把月饼送到保安室,我们都以“学校有纪律要求”为由,让他们来把东西拿回去。
有一次,一个家长把三箱水果寄到了学校,要送给语数英三科老师。我们自然是不敢收的,一是对家长还不熟悉,二是怕吃人嘴软,有些事情是老师的能力所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我跟她说了很久,她也是为难,说仅仅只是想表达对老师的心意。最后,我们达成共识,我把水果切了,分给全班同学吃。
我们班有个领导的孩子,中秋节,她把月饼悄悄放我办公桌下。数学老师也收到了月饼,马上过来跟我商量。我说,领导的月饼,自是不能退的,不能打她脸。我们就礼尚往来,买些书籍、文具送给她孩子就可以了。
……
故事还有很多。
一句话,老师肯定收过礼,可否收礼,是不是涉及到师德问题,关键看事件本身。
现在谈礼色变,社会上也不必给老师过多的定义。
其实,不送,是最好的。
家长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从来不是某种物品,而是教会孩子懂文明、讲礼貌、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