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上升的成长

2019-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凡朋蕾

时而偏离轨道,时而靠近轨道,但方向一直朝上,终究是处于上升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胡老师和核心团队伙伴在10月28日,29日的项城CCtalk群中连续两天做有关开题报告的主题宣讲,通过本次学习,我对于开题报告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着实有拨开乌云见日出的感觉,受益匪浅。抛开开题的理论知识,我的脑海里一直在回荡:螺旋式上升的成长。

鲍冬冬老师,作为我们课题圈中的大咖,现身项城课题CCtalk 群中,讲述做课题时的亲身经历,实力演绎越努力越越幸运的道理!从第一个课题的懵懵懂懂,到成长为如今可以独挡一面的课题专家,中间付出的努力,绝不是寥寥几句就能概括的。而在这当中,少不了课题前辈的引领,身处乡村学校,为了能够请专家给出指导性建议,她不断调整时间,将专家拉到学校,即使到今天,她还在为曾经的招待不周,心生愧疚。当然这一切的成功更少不了团队小伙伴的支持,争论面红耳赤,生气不搭理,到如今的争论依旧火热,但亲如一家,这一切都来源于课题研究!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自身对课题研究的热爱,与其说是对课题研究的热爱,不如说是被课题研究的魅力所折服,从第一个课题的跌跌撞撞,到第三个课题的深思熟虑,我以为课题会越做越顺手,原来课题越做问题越多,不是课题越来越难做,而是自身格局越来越大,考虑的方面也越来越多,对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的成长吧,毕竟所有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会走弯路,也只要坚持走,总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刨除暖心的课题背后故事,鲍老师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理论思考,听取专家建议后,依然印象深刻的,我想这就是课题的真谛吧!在第一课题的开题报告专家论证中,她学习到课题三问,即是: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得到了什么?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为什么研究是问题的提出,怎样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人员分工,时间安排以及活动安排,而得到了什么就是预期成果,或最终的效果。简单几句话,已经涵盖了开题报告的大部分内容,这就是前辈的经验,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看世界,我们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在第三个课题时,专家点评后,鲍老师又总结出做课题的三点经验。第一:注重调查问卷的使用。第二:注重文献综述的价值。第三:把握整体设计,聚焦部分,分工,成果等之间的关系的论证思想。

无独有偶,刘芬老师也在讲述螺旋式上升的成长,立项报告修改28次,她也用自身的课题曲折路,向大家阐述开题论证的意义。刘芬老师在做课题的时候,也是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做课题的四个意识——超前意识,分工意识,反思意识,虚心意识。并用自己的课题成长之路,轻声细语的娓娓道来阐述课题的四个意识,给人一种清爽,如沐清风。

李凤梅老师出场自带古风气场,运用三句古诗,来表达自己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她将自己比作行动缓慢的蜗牛,虽然行动缓慢,但始终保持爬行姿态,这个比喻和螺旋式上升的成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讲座中,李老师劝诫所有的老师:人的能力暂时低一些没有关系,但心中的标尺不能低。她用自身做课题的不知所措,消除大家对课题研究的恐惧心理,激励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课题研究的幸福之路。

课题开题之路的分享还在继续,我的学习也还在继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