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态度》笔记

2021-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方所

写在前面:

今天的这篇文章主要是由我看吴军老师的《态度》一书所划的笔记构成,整本书由33封对两位女儿的信组成,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价值观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觉得直接分享出来,供大家直观地理解:

1.最糟糕的教育莫过于用上一代人落伍的想法教育这一代人,让他们去领导下一代。

2.同一件事,对不同人来说,给予的建议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的建议,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3.你很快就要离家独自上学了,你问我们对你有什么期望,我最期望的就是你在学校里能够过得快乐,相比你的快乐,取得好成绩是次要的。长远来讲,我期望看到你一辈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乐观,做一个快乐的人。

4.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情失败了,虽然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是第二次哪怕他离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5.绝大部分人,他们的作用不仅在生前被低估,甚至永远不会被人知道,能够让他们静下心来追求一种成就的就是一种要给世界留下点儿美好东西的信念。

6.“最好是更好的敌人”,或者说,任何进步都比没有进步好。

很多理想主义者,他们要做的事情永远开始不了,更完成不了,最终在等待和扯皮中,让时间白白流逝了。

7.撒切尔夫人说过: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很多时候,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最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8.我们在一辈子的经历中总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难题,它们就如同别人或者现实生活不断地在扇我们巴掌,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9.人文课程有什么用?我觉得主要是让人的眼界开阔一些,格局大一些,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些专项技能的学习上。从MIT毕业,我希望你能从大处着眼,在境界上超过同龄人,而不仅仅是技能比他们高。

10.很多亚裔家长一直在纠结孩子上名校有没有用,坦率来说,如果格局提升不上去,上了也没用,还达不到谷歌员工的平均水平。

11.人在选择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方面,格局要大。如果开始做一件事,就要尽可能往最好的目标努力,境界要高。所谓境界,你可以理解为目光能看多远。如果我能够看到三年后的事情,你只能看到一年后,那么我的境界就比你高。

分享完毕,这本《态度》推荐给你们,非常适合青年人读。

我还想说一说习惯与自律,我的观点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才更重要。拿自律来说,过程中的堕落和鸡血就像是股市里的熊市牛市,是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它是一个起起伏伏的过程。

但是习惯不一样,你有一个三五年的好习惯,它所带给你的惯性,也能在你彻底堕落的时候,依然推着你去做一些事情。

总会有人觉得自己应该追求“完美”,每天要学习十个小时,这样的状态可以坚持多久呢?当然,考研的时候这样逼自己一把没什么问题,我的意思是这样的状态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可能对于短期冲刺有效果,但并不适合长期主义,而事实上,只有长期主义才可能会出现指数型增长。

保持最佳状态的80%我觉得就可以了,保持一个80%上进的方向,我们不可能一直逼着自己去完成任务的,这样就太逆人性了。

我写作、读书,都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怎么样,我今天状态不好,那我就少读一点,今天兴致来了,那我就多读一点,不会逼自己读到读不下去的时候才停下,如果是这样,那我估计早就断更了。

顺应自己的“节律”,必要的时候可以逼一下,平常的时候保持80%的上进就够了,还有培养一个好习惯,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说的,白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