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起写吧我们的简村小屋

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导者

2024-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珍妮特小姐

《小王子》里面有一句话:每个人都曾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无论你是18岁,30岁,或是80岁,这个内在的小孩会陪着我们。

如果,我们小时候曾有着不被爱的经历,那么长大后就容易压抑自己的内在小孩,容易在成年后的生活中遇到以下情况: 

害怕被抛弃

容易过度内疚

难以信任别人  

社交缺乏边界

情绪容易失控

#感同身受的原生家庭 

假期,我回到了丽水老家。我姐姐讲了一些我们小时候的事情。我们都对阿德勒的经典语录“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共鸣不已。

她说起最讨厌去别人家做客,她说人自卑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这样的。她说起初中老师说她:“你性格这样子,以后是无法融入社会中的。”

我确实很能共情到她,因为我和她的原生家庭是一样的。我们的原生家庭受到两个重大因素的影响,一是物质的极度匮乏,二是家里有精神病患者。

家里的经济情况非常糟糕,有一些关乎自尊的事情都没有办法好好维系。就拿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来说吧,女孩子的初潮既兴奋又害怕却没人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家里也买不起卫生用品,用的是家里的糙纸。

我还想起了一件事情。我的表姐和我同月同日生日的,当舅妈给她大摆特摆生日宴的时候,我真的羡慕嫉妒恨。真的是同人不同命。  

长大后,我和姐姐一样多愁善感,情绪多变。从小我们的情绪也没有人照顾到,我们情绪失控也没有人来慰藉,更没有人来告诉我如何调整情绪。

,时长00:08

#承认曾经的伤痛

承认自己的痛苦、悲伤、愤怒,或是怨恨。

允许自己表达这些感受,也允许这些感受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痛苦的感觉,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面对生活的变化莫测时,会出现的正常反应。

盲目地压抑这些感受,有时会让我们会误以为自己“超脱”了痛苦。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成长,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远离那个真实的自己。

直面这些情绪,它们才能发生流动,慢慢实现转化。

同时,痛苦是一种信号——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在小孩,要去创造一种更加包容自己的成长环境。

我们不明白的时候会跟着抱怨和不甘走,看见即疗愈,看见受伤的心,看见即灭,身心都会轻松下来。

#看到伤痛背后了不起的自己

一路以来,我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一步步长大,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没有人一个人的长大是理所当然的。

不妨问一问自己:

小时候的自己是如何在逆境中长大的。

你曾经遇到过哪些难关

你是如何一一应对的?

在困难中,你觉得自己最 不容易的地方是什么?

你觉得自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你打算如何感谢,那个在困境中活了下来的自己。

跟随着这些提问,我们重新发现自己的“顽强生命力"。

#需要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心理咨询师黄仕明,在一期视频里说,你的伴侣的伤痛是来自她的原生家庭,如果你疗愈她的伤痛,你太自大了。你现在做她原生家庭的那位父母。你不是原生家庭的父母。你伴侣的需求,需要她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当时这段视频对我冲击很大。或者说它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我的伴侣给不了他“角色以外”的爱,真正承担起这个课题的是长大后的我的自己,真正共情到内在的小孩,给予她更多的关照和关爱。

心理学家荣格说,

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导者。

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疗愈,并且与我们一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内心才会成长,才会感到快乐。

明德书院张舒翔老师说:当我们打开心量格局时,幸福随时在身边,时时刻刻都能幸福。所有的经历告诉我们以后会更好,你碰到了,你放下了,你会得到更大的爱,都是老天赐给我们最大的礼物,让我们从新开始。

只有我们改变了,外面的世界才能改变。

另一方面正如露易丝·海说的,我们每一个人,注定要在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间,出生在这个地球上,做某一对夫妇的儿女。我们来到世上是因为我们有许多原因要来到这里,包括我们的性别,国籍,肤色,智愚等等,都不是偶然形成的。

所以,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不可以单方面地埋怨父母,甚至把过失都推到他们身上,指着他们说:“这一切都是你们造成的。”事实上,在我们未出生以前,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父母,心甘情愿地做他们的子女。

当我们这样去想,我们就跟我们的父母深深链接上了。尽管我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我依然能感受到她对孩子的爱。

有人说,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将受到母亲的影响,如果母亲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质,进而融入社会。我看到了母亲对我的爱,虽然不多,但她生了我,在她现有的状态下,以最大的努力爱了我,我感恩以及知足。

这不是疗愈我的母亲,而是疗愈我自己。是的,我也会得到更多的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