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认识自己——《教师要懂的心理学》1
人贵有自知之明。
孔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若能够了解自己,再来点诗意地过活,焉能不是美事一桩?
新网师的终极目标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可不就是最好的解读么?
柏拉图说:亮光在我们身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
若能真正的了解自己,于生活、工作的修炼道场中咂摸出诗意来,肯定会在踏破铁鞋无觅处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我之三种属性
人们认识自我,需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属性入手。
1.长成啥样、健康如何、仪容仪表等就是生理自我,是外在的、父母给予的、人本身带来的。
一般情况下,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层面的。
2.心理自我可以从知、情、意和个性来说,包括我们常见的智商、情商和逆商。
我们特别看重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创新能力等就属于心理自我的范畴,掌控情绪的能力、自信力、执行力。也在其中包含。
由此看来,人的心理自我才是决定如何在社会上游走,人生征途能走多远,走得是否平坦、宽阔等的重要决定因素。
这也是成人尤其是为人师者必须懂一点心理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
3.社会自我
这是个人对各种社会角色的认知。
比如我们身上会同时担负着许多角色,像我,女儿、妻子、母亲,师者、下属、同行者,闺蜜、小伙伴……每个角色都要求我们扮演得符合常规要求,且尽量能保持平衡。
这就要求我们的“人生仪表盘”能保持总量的平衡,特别考究身为社会人的我们的综合协调能力。
二,了解个性
作为我们的个性方面,还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诸多要素,这也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领域。
兴趣——我喜欢什么
性格——我适合做什么
能力——我擅长做什么
价值观——我做什么最值得的。
若是这四个维度都稀里糊涂的,做啥事都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是“脚踩西瓜皮,手抓两手泥”,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可真是可叹、可悲又可怜。
当年读大学时的心理学公共课知识都“配的馒头吃完”忘光光了,如今再啃读这本《教师要懂得心理学》实在是及时又必要。
三,内在之“三我”
“我”这个字,简单,七画就写出来了。写着容易真正了解并彻悟,很难。
弗洛伊德从人格理论角度把内在的我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代表的是人的本能和欲望;
超我,代表的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这部分一般由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内化形成;
自我,则介于两者之间,主要负责处理世俗世界的各种事情,它可以调节这本我,同时还响应超我。
本我应对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追求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追求至善原则。
用《西游记》中师徒来一一对应,更容易理解——
猪八戒以本我为主;
唐僧以超我为主;
孙悟空以自我为主。
所以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在旅行中要对照好自己的内在三个“我”,这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
四,了解自我→思考自我→发展自我
具体怎么来认识自我呢?
1.镜中我
魏征曾对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通过来“镜”中我来了解自我,包括4种。平面镜——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来了解自己;
望远镜——通过过往的事实和成果来了解自己;
显微镜——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了解自己;
多棱镜——就像一束白光,通过多棱镜能折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我”还是那个生理意义上的我,但是不同的测评工具,不同的人,不同的评价体系,就是可解读出多个维度多个侧面。
这不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么?
何苦动辄给自己贴标签呢?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了。
2.悦纳自我。
这是需要通过乔瑟夫和哈里的乔哈里视窗——人要学着降低不一致性(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增加公开我的区域(能更大程度的融入不同集体,参加不同赛道),更多分享自己的所知,来开放的寻求他人的反馈。
一句话,悦纳自我需要承认个体的差异,并尊重差异,从而利用差异,以求找到更多的公开象限和最大公约数。
3.反思自我
认识自我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叫反思自我。
人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反思,时不时的把大脑清空,腾出空间来,装入更多绿色、环保、无污染的认知。
如此,能轻装上阵,从而应对新生活,获得新体验,萌生新创意点子,让自己的身心都处于绿色环保状态。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活得越通透,走得越顺溜。
具备一些心理学的常识,对于走好来世上的这一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