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婚龄的奇葩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俗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千百年来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履行着这句话,直到现在科技发展,思想开化,所有曾经隐藏的思想都一股脑儿的喷发出来,大龄剩女剩男,丁克族,同性才是真爱等等,大家也从不能接受到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是多元化的时代。但是你可曾想过,过去有没有大龄的剩男剩女呢?回答是当然否定的,但是有一个惊人的意外记载,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说:太古时代,男子五十而娶,女子三十而嫁。是不是惊呆了,但是在远古时代,人们能活到结婚年龄都难吧,所以感觉有点荒谬。
古代先秦时期,剩男剩女就开始违礼了,男过三十未婚,女过二十未嫁,国家会给组织相亲哦,是不是也蛮不错的。但是要违令不从的话,可是会有惩罚的。谁让当时社会生产靠的是人多呢。越王勾践曾经为了复仇,要求,男二十不娶,女十七不嫁,父母也要受罚的。而且,严格禁止老少配。为了人口繁衍,也是拼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一统天下的秦朝,居然看身高。按秦朝法律规定,男子身高达到六尺七寸(相当于今天的1米5)、女子身高达到六尺二寸(相当于今天的1米4),这个标准在当时相当于十四五岁的男女的平均身高吧。也不知道以前长的快的孩子和长的慢的孩子是怎么办的。
汉承秦制,继续早婚时代,从皇室开始带头,汉文帝14岁,汉武帝16岁,汉昭帝8岁迎娶6岁的皇后。民间也有:女子年15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汉代税收的一种,按当时规定,15岁到5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交一算,相当于120钱。对于超龄未嫁的女子,人口税要翻五倍)忽然很庆幸生活在现代,要是放在汉朝,得多交多少税啊。但是有一点很好,说是东汉有个太守,为了解决这些未婚单身的穷人(例如本人),他通知全郡,规定男20-50岁,女性25-40岁,和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结婚,如果家里穷的话,无法负担结婚费用,就由各级官员节省俸禄来资助,看到这一点有点想穿越了呢,又发男朋友又给钱的。
为了防止晚婚,汉朝采用的只是经济制裁,但是到了南北朝就狠了,刑罚。北齐规定,20岁以下14岁以上的女子,必须婚配,否则连坐父母。如果隐匿女儿婚嫁状况,父母死刑。要不嫁女儿,要不坐牢。哎,我的父母也应该庆幸生活在现代啊,否则一定受到连累啊。
中国古代早婚纯属正常现象,因为农业社会,人口代表着生产力,有人口才有可能国富民强,国运昌盛。但是生活在科技时代的我们,结婚、生子也许只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