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衣怒马少年狂,有梦无风自轻扬
鲜衣怒马少年狂,有梦无风自轻扬
早上起床,眼还未睁开就兴致勃勃地向舍友讲述昨晚的梦境,身穿警服,不是一般的英姿飒爽,与我形成对比的是舍友一边往脸上拍水一边习以为常的吐槽,“只是个梦而已,不必当真。”可是梦里的我真的很帅气好嘛!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梦和生活分的这么不容混淆了那?曾经那个认为梦多想想就可以成为梦想的自己终究是成为记忆了。
年少时的梦想,或许已经不再是少年的你,还记得吗?如果可以再次回到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小小的你用笔勾勒出的未来会不会是另一个模样。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承载了少年时期所有梦想的纸飞机,只不过有的人选择在一个风轻云淡的午后将它放飞,用汗水和努力为之护航;另一部分那,则选择将纸飞机上的褶皱捋平,放进流年的抽屉,妥帖安放。我们都有梦想,大至世界和平、再无动荡,小至岁月静好、家人无恙,听起来既绚烂至极,同时也平淡如水。 作为一个从小学就开始喝心灵鸡汤长大的90后――或许,现在应该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我们,看惯了“不羁少年无所事事、荒废学业,家庭遭遇变故后一夜成长,从而浪子回头、勤奋学习,最终功成名就,走向人生巅峰”的情节,已经由一开始的感慨颇多到现在的麻木冷漠,潜意识中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再传奇那也是别人的人生,跟我没关系。前段时间美国总统大选,网上流行一句话:“这两位七十岁的老人为了一份工作,拼成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读完之后,哇奥,好有道理啊,很直白很犀利。仅此而已,并没有灵魂遭到撞击、瞬间充满斗志,就是觉得那些精英人物身上的光环都是与生俱来、理所当然的。毕竟那些励志故事的主人公离我们太远,单调无味的人生离我们太近。
原以为,身边那些看起来碌碌无为的人,都已经在现实的锤炼中失去了梦想,但是他们用沉稳而又坚定的眼神告诉我:并不是这样。放假回家,偶然瞥到焕然一新的感恩教堂,完整结实的十字架,再也不是以前残缺的模样,记起那个和蔼的信徒奶奶说过要攒钱把教堂修缮一下,数年过去,几乎要忘记这件事,我想象不到一个老人要怎样完成这个看起来不失艰巨的梦想,但我能预料,看到如今的教堂,信徒奶奶一定会一边祈祷一边骄傲。遇到过为了艺考每天晚上不吃饭跑十几圈的女生,也见过自学考研在出租屋吃泡面的男孩,他们的梦想都成为盔甲,守护着自己的软肋和怯懦。有的人会说,那又怎样,他们依旧普通。或许真的是这样,可是他们绝不会平庸,因为他们有梦想,有行动,更有向这个世界宣战的勇气。我不知道梦想最终的模样,但是我喜欢努力实现梦想时我们眼中炽热灼人的光芒,足以照亮一切未知的迷茫与远方。作家王朔说过:“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就待在我自己的未来,我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变化,我的梦想还像小时候一样遥远,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或许是吧,但是这样会不会更好哪?我的梦想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但是拒绝放弃,因为我不舍得错过那个为实现梦想而不断完美的自己。
很多同学会说,可是我没有梦想。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昏天黑日、压抑紧张的高三一年,你又是怎么支撑下来的?历经耐力、智力、努力的轮番打磨,是天南海北拐角前的最后相守,也是孤注一掷所必需的破釜沉舟。高三的学子,每一个脚印都带有梦想的重量,坚守自己的方向。当时并没有觉得紧张或者辛苦到要崩溃,只觉得日子一天天过的飞快,快到草稿纸成本地堆积。暑假收拾旧物的时候,也会呆愣几秒,用光的一捆捆中性笔芯,做过的一摞摞试卷,这些都是我完成的啊。现在回想,那时候为梦想而奋斗的我们真是帅气,笔下的每个字都不失执著的温度。凌晨三四点钟摸黑起床的孩子,挑灯夜战到两点才睡的身影,在墙上不断延伸一点点靠近我们向往的远方。当然也少不了“学渣逆袭,赶超学霸”的经典桥段,和小学弟小学妹谈到时,看着他们或惊奇或感叹的表情,不禁有些热血沸腾,看,我们也可以成为别人口中的传说,看,我们也有一段为了梦想而拼搏的时光。
大一刚开学的时候,上台自我介绍,记得有同学说,从小就有一个成为教师的梦想。那一刻,突然觉得,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一直为之前行真好。海子写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也成为无数少年朴素明朗的理想,可是写下它的少年,却选择在火车的鸣笛声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诗歌吟唱,小学时期盼望着可以在大学的校园里捡一片枫叶,留做珍藏,大学时则向往在工作后与闺蜜知己喝杯下午茶,谈笑如常。有时候,我们追求的只是一个可以休憩、可以流浪的远方,而这个远方,梦想绽放,鸟语花香。
鲜衣怒马少年狂,有梦无风自轻扬从明天起,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慌张,不迷茫,雕琢出自己想要的模样,让向往的城市成为自己第二个故乡,一生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读想读的书,走想走的路,看想看的风景,一个身影,一路哼唱,一路向阳。毕竟,鲜衣怒马少年狂,有梦无风自轻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