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审美和评判
写报告是个能力和技能,读报告同样需要慧眼和技巧。晚集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1.读报告是一种审美
很多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报告是枯燥无味的形式主义官样文章。不可否认,有些不走心的报告,确实陈词滥调,油腔滑调,面目可憎,人见人弃。
然在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优秀报告,上至国家级、公司总部级,下至主管部门、学院级,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这些优秀报告思维缜密,见地深远,文字精炼,体现了突出的逻辑美、思想美和形式美,往往让人爱不释手,如获至宝。
阅读这种报告,体会到了读小说、散文一样的愉悦感、审美感、获得感。
所以说,好文章不论文体,工作餐做好了,同样可以是大餐。
2.先整体后局部
对面走来一个美女或帅哥,首先注意的往往是条个和衣着,然后关注的才是肤色和五官。很少有人先盯着人家的鼻子或下巴看个没完。
读文章,特别是工作报告、工作方案类的文章,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首先通读一遍标题。标题是文章的框架,犹如建筑的四梁八柱,框架搭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文章的优劣和建筑的稳定性。
一般说来,读完标题,基本就能判断文章的思想深度、逻辑力量,文字水平。标题平庸,思路不清,文字平淡的报告,基本不会接着读下去,直接扔垃圾堆。
然后再推敲标题下的具体文字,是否有总说、有分说,信息权重是否搭配,说理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充分。
3.先思想后颜值
思想性是一篇报告的出发点、聚焦点、着力点,要能体现作者对单位使命的认识,对上级精神的理解,对事情本身的考量,对措施可行性的研究深度,对办法推进层次的把握。
一篇好的报告,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征服力,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决不能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
理解了报告的精神内核,接着品品文字的韵味。
帽子漂不漂亮?就要看开头的那个”帽”是否漂亮,是否得体,是否提纲契领。
靴子好不好看?就是要看看结尾是否调子适中,是否有鼓动性。
味道可不可口?就是要看语言是否流畅,是否恰当地引用名句或古句。
赘肉压不压秤?就是要看文字是否精炼,内容是否过细过多。
以上是晚集的粗浅体会,请大家指正。